生物炭对宁夏低质土壤改良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生物炭对宁夏低质土壤改良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生物炭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在土壤改良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本研究针对宁夏地区淡灰钙土壤养分含量低、保水性差的问题,将花生壳生物炭(BC)按一定比例与化学肥料混合制成一种生物炭基改良剂(AD),分别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BC和AD对淡灰钙土壤改良、作物生长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盆栽试验中BC和AD的添加量为0%、1.5%、3%和5%(w/w),供试作物为“中白78"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宁杂1号”油菜(Brassica napusL.)、“球研1号花边叶香”油麦菜(Lactuca sativa var longifoliaf. Lam)、“小叶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田间试验中将BC和AD分别按照0%和1.5%的比例投施到供试土壤,供试作物为“宁农科3号”西瓜(Citrullus lanatus)和“先玉335”玉米(Zea mays L.)。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BC的施用显著促进了小白菜生长,其生物量增幅可达131%~265%,而对油菜、油麦菜和茼蒿的生长无显著影响。AD在低添加量(1.5%和3%)时能显著促进四种供试作物生长,使小白菜、油菜、油麦菜和茼蒿的生物量分别增加了276%~342%、106%~140%、16%~24%和14%~26%。这表明AD较BC对作物的增产效果更好。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本研究中影响作物生长的主控因子为土壤总氮(TN)、总磷(TP)和土壤速效磷的含量。(2)BC和AD的施用对土壤pH和土壤氮(N)养分的影响随作物类型的的改变产生不同的变化。BC的施用对盆栽试验中四种作物土壤中磷(P)养分无显著性影响,而AD的施用能显著增加土壤中养分P的含量,这可能是因为AD中的负载的养分P含量较多,施加到土壤后养分逐渐释放。(3)BC的施用显著提高了小白菜、油菜和茼蒿中N的利用有效性(nitroge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NUE),增幅分别可达163%~250%、33%和29%~43%,而对四种作物的磷的利用有效性(phosphorus utilization efficiency, PUE)无显著性影响。AD施用后使小白菜的NUE提高了88%~396%,对其他油菜和茼蒿的NUE无显著性影响,并显著提高了小白菜和油菜的PUE,增幅分别达88%,~396%和33%。以上结果表明BC在维持作物正常生长的情况下,能提高土壤中N素的利用效率,减少作物对N肥的需求;AD的施用不仅提高了作物产量,还提高了土壤中P素的利用效率,减少了作物对P肥的需求。(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BC和AD的施用对玉米和西瓜的农艺参数(穗长、穗粗、穗行数、穗位高、茎粗)无显著性影响,但AD的施用可分别使玉米行粒数、籽粒产量、穗产量和亩产量增加8%、9%,7%和7%,说明AD可显著促进玉米产量,而BC对玉米产量无显著性影响。BC和AD的施用分别使西瓜地上部鲜重和西瓜果实重量减少了46%和21%,对西瓜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BC和AD对西瓜品质(如果皮韧性、甜度)无显著性影响。这表明在宁夏淡灰钙土壤上,BC和AD对西瓜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
【关键词】:生物炭 生物炭基改良剂 淡灰钙土 根际效应 利用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15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0 前言11-13
- 1 绪论13-23
- 1.1 宁夏淡灰钙土壤利用现状13-14
- 1.2 生物炭及生物炭基改良剂国内外研究现状14-20
- 1.2.1 生物炭的定义14
- 1.2.2 生物炭的制备14-15
- 1.2.3 生物炭的性质15
- 1.2.4 生物炭对土壤性质的影响15-16
- 1.2.5 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固持作用的影响16-17
- 1.2.6 生物炭对土壤改良的影响17-18
- 1.2.7 生物炭对作物产量的影响18-19
- 1.2.8 生物炭基改良剂的研究进展19-20
- 1.3 研究目的20-21
- 1.4 研究意义21
- 1.5 科学问题与科学假说21
- 1.6 研究内容21-22
- 1.7 技术路线22-23
- 2 生物炭改良剂对温室内作物生长的影响23-55
- 2.1 引言23
- 2.2 材料与方法23-25
- 2.2.1 研究区概况23-24
- 2.2.2 生物炭改良剂的制备24
- 2.2.3 盆栽试验24-25
- 2.2.4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25
- 2.2.5 数据分析25
- 2.3 结果与讨论25-51
- 2.3.1 生物炭改良剂对作物生长的影响25-30
- 2.3.2 生物炭改良剂对土壤pH的影响30-33
- 2.3.4 生物炭改良剂对土壤中氮素的影响33-37
- 2.3.5 生物炭改良剂对土壤中磷素的影响37-46
- 2.3.6 生物炭改良剂对植物中养分的影响46-51
- 2.4 生物炭改良剂对作物的肥效评估51-53
- 2.5 小结53-55
- 3 生物炭改良剂对田间作物生长的影响55-62
- 3.1 引言55
- 3.2 试验材料55
- 3.3 试验设计55-56
- 3.4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56
- 3.5 数据处理56-57
- 3.6 结果与讨论57-61
- 3.6.1 生物炭改良剂对玉米生长的影响57-60
- 3.6.2 生物炭改良剂对西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60-61
- 3.7 小结61-62
- 4 结论与展望62-64
- 4.1 结论62-63
- 4.2 创新点63
- 4.3 研究展望63-64
- 参考文献64-70
- 致谢70-71
- 个人简历71-72
- 在研期间主要学术成果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忠河;林振衡;付娅琦;王宏海;康全德;尤希凤;;生物炭在农业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2 杨放;李心清;王兵;程建中;;生物炭在农业增产和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地球与环境;2012年01期
3 张晗芝;黄云;刘钢;许燕萍;刘金山;卑其诚;蔺兴武;朱建国;谢祖彬;;生物炭对玉米苗期生长、养分吸收及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11期
4 关连珠;周景景;张昀;张广才;张金海;禅忠祥;;不同来源生物炭对砷在土壤中吸附与解吸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10期
5 石红蕾;周启星;;生物炭对污染物的土壤环境行为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4年02期
6 邢英;李心清;王兵;周志红;程红光;程建中;房彬;;生物炭对黄壤中氮淋溶影响:室内土柱模拟[J];生态学杂志;2011年11期
7 武玉;徐刚;吕迎春;邵宏波;;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4年01期
8 龚正君;;生物炭对矿区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锁定机制研究[J];学术动态;2012年01期
9 刘阿梅;向言词;田代科;莫海波;;生物炭对植物生长发育及重金属镉污染吸收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3年05期
10 齐瑞鹏;张磊;颜永毫;文曼;郑纪勇;;定容重条件下生物炭对半干旱区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国清;;生物炭影响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生物学机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杨丹;刘限;刘鸣达;张玉龙;;生物炭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改良作用的研究进展[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黄苹;潘波;焦杏春;;滇池底泥制备的生物炭对菲的吸附-解吸[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戴中民;刘杏梅;吴建军;汪海珍;徐建明;;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生物炭基本性质的表征[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闫智培;李十中;;生物质热解生产生物炭研究进展[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陆海楠;胡学玉;陈威;;生物炭添加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低碳经济下的生物炭研究[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震宇;郑浩;李锋民;;湿地植物芦竹生物炭的制备及特性表征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9 陈再明;陈宝梁;;不同裂解温度制备的松木屑生物炭对萘的吸附动力学行为[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10 李程;李小平;;生物炭对滩涂盐碱土中黑麦草生长的影响初步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二章)[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本报记者 刘霞;生物炭能否给地球降降温?[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王靖tD;把生物炭还给农田[N];沈阳日报;2012年
3 白云水;唐山农民发明秸秆提取生物炭新技术[N];江苏科技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晔;生物炭能让土壤更肥沃吗?[N];科技日报;2013年
5 记者 耿建扩 通讯员 常云亮 王小胜;农民王有权将秸秆变成“香饽饽”提取生物炭和焦油新技术获国家专利[N];光明日报;2009年
6 记者 班玮;二氧化碳变害为宝的新妙招[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罗冰;生物炭渐火 农林废弃物就地一“焖”变成宝[N];粮油市场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郝晓明;为子孙留一片沃土蓝天[N];科技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鄂洋;生物炭表面有机小分子及其活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2 张杰;秸秆、木质素及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氮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孙大荃;生物炭碳源驱动土壤微生物区系代谢作用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4 吴洁;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与秸秆生物炭施用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固碳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谢淘;生物炭的特性分析及其在黄水资源化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15年
6 刘宁;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在农业中应用的基础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7 张伟明;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8 姜志翔;生物炭技术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评估[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9 勾芒芒;生物炭节水保肥机理与作物水炭肥耦合效应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10 郑浩;芦竹生物炭对农业土壤环境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靖;不同源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双酚A和磺胺甲VA唑的吸附[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2 李昌见;生物炭对砂壤土理化性质及番茄生长性状的影响及其关键应用技术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3 梁桓;影响生物炭基氮肥氮素释放因素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4 武玉;生物炭对土壤中磷的形态转化以及有效性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5年
5 李阳;生物炭输入对纳帕海青稞生长与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特征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邱志腾;生物炭对红壤的降酸效果与毛豆生长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5年
7 吴晶;生物炭精控制备方法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8 盖霞普;生物炭对土壤氮素固持转化影响的模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9 王丽丽;不同生物炭对铅锌矿尾矿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于志红;锰氧化物—生物炭复合材料对砷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生物炭对宁夏低质土壤改良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0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30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