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萝北县玉米种植户持续种植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1 14:21
  我国“镰刀弯”地区是玉米种植的主产区之一,该地区的玉米产量相对较低且不稳定,是目前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探寻合理有效的种植模式,调减非优势区的玉米种植面积,发展其他类型的优势作物,成为了当前该地区的主要工作任务。萝北县位于“镰刀弯”地区的东北冷凉区范围内,2015年末国家农业部颁布的《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调整东北冷凉区的玉米种植结构,要扩大粮豆轮作和粮改饲规模,至2020年要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7000万亩以上。探究萝北县在当前的玉米种植面积调减政策背景以及该地区玉米种植户的人口特征背景下,影响当地玉米种植户持续种植玉米的显著因素。从而针对未调减玉米面积的种植户,提出能够促进其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以期在保障种植户农业收益的情况下,促进萝北县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提高优势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以农户行为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为指导,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特征、经济特征这四个方面出发来构建本文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首先针对萝北县,对其当今的农业发展状况以及近几年的玉米种植面积调减情况进行概述,接下来针对当地种植户进行相关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以... 

【文章来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萝北县玉米种植户持续种植行为研究


019年萝北县农作物播种结构图

面积图,公顷,玉米,大豆


玉米种植户描述性统计分析17图3-22014-2018年萝北县大豆、玉米播种面积(公顷)Figure3-2sownareaofsoybeanandcorninLuobeicountyfrom2014to2018(hectare)如图3-2所示:在2014-2018年期间,玉米和大豆的播种面积分别在2015年达到了这5年间的最高值和最低值。自2016年开始,萝北县开始实行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工作,较上一年相比,调减玉米种植面积7854公顷,调增大豆种植面积4717公顷。至2017年,萝北县的玉米调减成果最为显著,较2015年相比,玉米种植面积调减了25468公顷,大豆调增了23754公顷,全县大豆种植面积超过玉米11629公顷。至2018年,由于大豆连作容易发生减产现象,再加上政府会给予轮作补贴,所以部分种植户采取玉米大豆轮作的种植方式导致玉米种植面积出现的回升现象。但相比较而言,萝北县在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工作上仍取得了一定成果,并一定程度上扩增了大豆这类优势作物的种植面积。表3-22014-2018年萝北县大豆玉米单位面积产量(kg/公顷)Table3-2yieldperunitareaofsoybeanandcorninLuobeicountyfrom2014to2018(kg/HA)单产(kg/公顷)年份大豆玉米2014年144749072015年189251682016年141760022017年130856612018年15196336

面积图,农作物,面积,比例


萝北县玉米种植户持续种植行为研究223.4种植户玉米种植面积调减情况通过整理调查问卷数据得知:调查对象中,未进行玉米种植面积调减的种植户数量为76人,调减部分玉米种植面积转而种植其它作物的种植户数量为98人,将玉米全部改种为其它作物的种植户数量为32人。表3-5玉米种植面积调减情况Table3-5reductionofcornplantingarea玉米种植面积调减情况数量所占比例未调减7636.89%部分耕地进行了调减9847.57%全部调整为其它作物3215.53%总计206100%根据表3-5中信息可知:多数玉米种植户进行了玉米种植面积调减行为,数量占到了调查样本总数的63.10%。其中进行部分玉米种植面积调减的种植户数量占比最多,能够达到47.57%,可见多数玉米种植户进行调减行为后仍然保持着一部分的玉米种植面积。将调查样本中每位种植户种植的相关农作物面积进行分类汇总,计算出玉米种植面积为975.6公顷,大豆种植面积为787.4公顷,红小豆种植面积为12.5公顷,高粱种植面积为105公顷,各类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如下图3-3所示:图3-3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所占比例Figure3-3proportionofplantingareaofvariouscrops图3-3中显示,调查样本中虽然有半数以上的玉米种植户有调减行为,但调减后的玉米种植面积仍能够占到总种植面积的52%,大豆种植面积占比为42%,高粱种植面积占比5%,红小豆仅有1%,从中可以看出当地玉米种植户作物调整种类以大豆为主,其他类型作物调整面积较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户种植结构调整中的羊群效应——以辽宁省玉米种植户为例[J]. 张雪,周密.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生产率的影响机理与实证[J]. 文高辉,杨钢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05)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内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高昕.  经济经纬. 2019(03)
[4]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J]. 胡迪,杨向阳,王舒娟.  农业技术经济. 2019(03)
[5]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基于中国粮食主产区面板数据的全面FGSL估计[J]. 魏君英,韩丽艳.  农村经济. 2019(03)
[6]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于兴业,陈雪.  商业研究. 2019(03)
[7]“价补分离”政策对玉米种植结构调整效应研究——基于吉林省调研数据的分析[J]. 隋丽莉,郭庆海.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8(12)
[8]农户获取农业信息渠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荔枝种植户的实证分析[J]. 宋凤仙,齐文娥,黎璇.  广东农业科学. 2018(12)
[9]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户绿色生产态度与行为研究[J]. 杜运伟,景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10]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东北主产区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意愿的影响——基于吉林省35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J]. 刘慧,薛凤蕊,周向阳,刘福江,赵一夫.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11)



本文编号:3509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509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6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