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城市园林植物对夜间光照的生理生态响应

发布时间:2017-05-17 08:05

  本文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对夜间光照的生理生态响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园林绿化植物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绿化环境、净化空气、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平衡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现阶段,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考验,园林绿化植物正遭受多方面的环境胁迫,例如传统的高温、低温、干旱、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染类型目前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光污染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繁育,在城市环境中也存在大量的人工光源,却研究甚少。鉴于此,本研究以园林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小叶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为研究对象,基于“夜间光照对植物的生理生态以及物候等方面可能存在潜在影响”的科学假设,通过模拟夜间光照研究了植物生物量积累、物候、碳氮磷、光合色素和酶活性的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夜间光照对三种植物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影响有所差异:夜间光照对凤仙花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产生了显著性影响,在18:00-次日8:00的夜间光照条件下(A处理),凤仙花叶和茎的生物量显著增加,从而增加了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总生物量,18:00-24:00的夜间光照(B处理)也显著地增加了叶片干物质积累;夜间光照减少了小叶栀子开花的数量和重量,但对叶和茎生物量、花总重量、地上部分和根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均没有显著影响;夜间光照只增加了菊花茎的生物量,对叶的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总生物量均影响不显著。但夜间光照对三种物种的影响仍有相似的表现,夜间光照在植物生殖生长阶段,影响了正常的光周期,减少了植物开花数量和平均重量,在营养生长阶段则增加光合时间可以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质,从而促进植物叶和茎生物量的积累。(2)夜间光照显著影响了凤仙花的开花时间,整晚的夜间光照导致凤仙花在试验期间没有开花,而18:00-24:00的光照使凤仙花延迟开花97 d,但对凤仙花开花时长没有显著性影响,都是30天左右;夜间光照对小叶栀子的影响有所不同,小叶栀子起始开花时间与开花时长均未受到显著性影响,但夜间光照显著地减少了小叶栀子开花的数量:夜间光照对菊花的影响最为明显,A和B处理均显著影响了菊花开花,表现出只产生花蕾不开花。(3)在18:00-次日8:00夜间光照的条件下,凤仙花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Caro)均显著下降,而在18:00-24:00光照条件下叶绿素a/b增加;小叶栀子在18:00-次日8:00夜间光照条件下,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下降,但是a/b和Caro/(a+b)显著增加;菊花叶片色素对夜间光照敏感性较小,除了在B处理的夜间光照条件下a/b和Caro/(a+b)增加外,其余叶绿素指标均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4)在夜间光照条件下,凤仙花茎部和根部碳(C)含量减少,小叶栀子则是叶部C含量减少,菊花叶部C含量减少;夜间光照导致凤仙花叶部、茎部N含量减少,小叶栀子茎部和花氮(N)含量减少,而对菊花各部位N含量影响不大。对磷(P)而言,夜间光照引起了凤仙花叶片P含量减少,小叶栀子根部和花P含量减少,菊花叶部和根部P含量减少。这说明夜间光照限制了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植物C、N、P的分配。(5)凤仙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光环境条件下均显著上升,丙二醛(MDA)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对于小叶栀子而言,SOD和POD这两种酶随着夜间光照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MDA含量显著上升;对于菊花而言,菊花的MDA以及两种酶活在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总之,夜间光照导致的光环境变化对植物生理生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存在种间差异。夜间光照打破了植物生物量分配平衡,也破坏了养分分配的均衡,影响植物开花节律、光合色素的合成以及植物酶活性。
【关键词】:夜间光照 光合色素 物候 酶活性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68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前言12-13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3-21
  • 1.1 光照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13-16
  • 1.1.1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3-16
  • 1.1.1.1 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影响13-15
  • 1.1.1.2 光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5-16
  • 1.1.2 光周期对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16
  • 1.1.3 光周期对植物物候的影响16
  • 1.2 植物对环境污染及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与适应16-18
  • 1.2.1 植物形态结构对环境污染的适应与响应17
  • 1.2.2 植物生理生化特征对环境污染的响应17-18
  • 1.2.2.1 植物光合作用特征对环境污染的响应17
  • 1.2.2.2 植物抗氧化防御系统对环境污染的响应17-18
  • 1.2.2.3 植物营养特征对环境污染的响应18
  • 1.3 光污染研究现状18-21
  • 1.3.1 城市生态学概述18-19
  • 1.3.2 光污染研究现状19
  • 1.3.3 光污染对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19-21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21-25
  • 2.1 研究内容21
  • 2.2 研究植物概况21
  • 2.3 实验地点21-22
  • 2.4 实验设置22
  • 2.5 试验指标测定与计算统计分析方法22-25
  • 2.5.1 试验指标测定22-24
  • 2.5.2 统计分析和绘图24-25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25-41
  • 3.1 夜间光照对植物生物量积累的影响25-27
  • 3.1.1 夜间光照对凤仙花生物量积累的影响25
  • 3.1.2 夜间光照对小叶栀子生物量积累的影响25-27
  • 3.1.3 夜间光照对菊花生物量积累的影响27
  • 3.2 夜间光照对植物物候的影响27-29
  • 3.2.1 夜间光照对凤仙花物候的影响27-29
  • 3.2.3 夜间光照对菊花物候的影响29
  • 3.3 夜间光照对植物叶片色素的影响29-32
  • 3.3.1 夜间光照对植物叶片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29
  • 3.3.2 夜间光照对植物叶片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29
  • 3.3.3 夜间光照对植物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29-31
  • 3.3.4 夜间光照对植物叶片叶绿素a/b比值的影响31
  • 3.3.5 夜间光照对植物叶片叶绿素a+b含量的影响31
  • 3.3.6 夜间光照对植物叶片叶绿素Caro/(a+b)比值的影响31-32
  • 3.4 夜间光照对植物碳含量的影响32-33
  • 3.4.1 夜间光照对凤仙花碳的影响32-33
  • 3.4.3 夜间光照对菊花碳的影响33
  • 3.5 夜间光照对植物养分(N、P)的影响33-36
  • 3.5.1 夜间光照对植物N的影响33-34
  • 3.5.1.1 夜间光照对凤仙花N的影响33-34
  • 3.5.1.2 夜间光照对小叶栀子N的影响34
  • 3.5.1.3 夜间光照对菊花N的影响34
  • 3.5.2 夜间光照对植物P含的影响34-36
  • 3.5.2.1 夜间光照对凤仙花P的影响35
  • 3.5.2.3 夜间光照对菊花P的影响35-36
  • 3.6 夜间光照对植物C/N的影响36-37
  • 3.6.1 夜间光照对凤仙花C/N的影响36
  • 3.6.2 夜间光照对小叶栀子C/N的影响36-37
  • 3.6.3 夜间光照对菊花C/N的影响37
  • 3.7 夜间光照对植物N/P的影响37-38
  • 3.7.1 夜间光照对凤仙花N/P的影响37
  • 3.7.2 夜间光照对小叶栀子N/P的影响37-38
  • 3.7.3 夜间光照对菊花N/P的影响38
  • 3.8 夜间光照对植物酶活性的影响38-41
  • 3.8.1 夜间光照对植物POD活性的影响39
  • 3.8.2 夜间光照对SOD活性的影响39-40
  • 3.8.3 夜间光照对植物MDA活性的影响40-41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41-45
  • 4.1 夜间光照对植物生物量积累的影响41-42
  • 4.2 夜间光照对植物物候的影响42
  • 4.3 夜间光照对植物光合色素的影响42-43
  • 4.4 夜间光照对植物C、N、P的影响43
  • 4.5 夜间光照对植物酶活性的影响43-44
  • 4.6 小结44-45
  • 参考文献45-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J.W.Mabry;姚顺成;;母猪泌乳期间光照方式对其母性性能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1987年01期

2 张敬;褐壳蛋鸡在不同光照处理下产蛋模式的探讨[J];中国家禽;1988年05期

3 陈存坤;贾凝;王文生;;不同光照条件对几种类型蔬菜呼吸强度变化的影响[J];保鲜与加工;2010年06期

4 Christensen.N.V.;李培华;;苹果砧木扦插繁殖中母株的光照与生长素的相互作用[J];国外农学(果树);1981年01期

5 施珍;王明熙;;敢想 敢说 敢做[J];棉花;1959年05期

6 丁巨波,李达,张效礼,尹小鱼;光照条件对烤菸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J];山东农学院学报;1965年00期

7 赵槐;隋显峰;;红麻短光照留种技术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1981年01期

8 胡家祺;;利用光照提高雏鸡的孵化率[J];浙江科技简报;1982年03期

9 郑官杞;作物光照时间的控制[J];华南农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10 李青旺;光照与母羊生殖生理[J];国外畜牧学(草食家畜);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红梅;闭立辉;黄文功;周艳桃;张桂征;蒙艺英;韦博优;黄玲莉;;光照对932、7532蚕品种化性的调控试验[A];第十届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余建军;杨旭波;肖双九;;基于物理光源获取的交互式重光照[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继民;光照处理法[N];河南科技报;2005年

2 ;芹菜种子巧催芽[N];蚌埠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宁;计算机视觉中的光照色度估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杨海明;扬州鹅繁殖的光照调控及下丘脑基因差异表达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3 范春年;人脸识别中光照处理算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张志伟;可变光照条件下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庄连生;复杂光照条件下人脸识别关键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徐晓e

本文编号:372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72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4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