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我国甘蔗主产区的甘蔗生产风险区划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4 16:05

  本文关键词:我国甘蔗主产区的甘蔗生产风险区划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甘蔗是我国食糖的主要原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甘蔗播种面积、产量和单产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自从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食糖进口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逐年增加。广东省、广西省、云南省和海南省是我国最主要的四大甘蔗主产区,但是不同地区生产甘蔗所面临的风险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文选择四大甘蔗主产区的68个市(县、州)为区划单位对甘蔗生产风险进行区划。对甘蔗生产风险进行区划,是根据区划结果厘定甘蔗保险费率、开展甘蔗保险的基础和前提;是保护蔗农收入、提高蔗农生产积极性的举措;同时也是对甘蔗风险区划理论的实践;此外,还可以根据所划分的风险等级,合理规划布局甘蔗生产,减少风险损失。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在现有文献基础上进行文献综述,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其次界定生产风险和风险区划概念并论述了农业气象理论、农业灾害理论和农业区划理论,在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甘蔗生产现状基础上揭示了我国甘蔗生产面临的主要风险,分析我国甘蔗生产的风险因素,接着遵循主导指标法选择了10个指标作为风险分区指标,以这些指标对甘蔗生产风险进行实证分析,运用聚类分析法中的层次聚类法分类并分析各省、各类区域的风险等级情况。得出的结果为:广东省的北边和中间地带为低风险,其余风险地区分散在四周;广西省的中至南边为较低风险,其他风险地区分散分布在广西省的边界线上;云南省的中偏北边为较高风险,西南为较低风险,北边和东南为低风险;海南省的中至南边为较高风险,北边为中风险,西边为较低风险,中间为低风险。最后,概述全文研究结论,然后根据风险区划结果,从科学规划布局甘蔗生产、分区开展甘蔗保险等方面提出甘蔗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本文得出的结论有:(1)我国甘蔗播种面积、产量和单产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甘蔗遭受灾害的损失也难以下降;(2)大部分分区指标的风险水平都跟分类结果很接近,单产变异系数风险评价效果很好,近5年平均专业化指数和近5年平均效率指数有所偏差,温度指标比较不明显;(3)结果分为5类风险地区。广东省甘蔗的风险水平为低,具有集中性特点;广西省甘蔗的风险水平较低,具有集中性特点;云南省甘蔗的风险水平为中,具有分散性特点;海南省甘蔗的风险水平较高,具有分散性特点。
【关键词】:甘蔗生产 风险区划 分区指标 风险等级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66.1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1 前言10-21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1-17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6
  • 1.2.3 对本文的启发和借鉴16-17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17-18
  • 1.3.1 研究内容17-18
  • 1.3.2 研究目标18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8-20
  • 1.4.1 研究方法18
  • 1.4.2 技术路线18-20
  • 1.5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20-21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21-24
  • 2.1 生产风险的界定21
  • 2.2 风险区划的界定21-22
  • 2.3 理论基础22-24
  • 2.3.1 农业气象理论22
  • 2.3.2 农业灾害理论22-23
  • 2.3.3 农业区划理论23-24
  • 3 我国甘蔗生产现状及主要风险分析24-31
  • 3.1 甘蔗生产现状24-26
  • 3.2 甘蔗生产面临的主要风险26-31
  • 4 我国甘蔗主产区的甘蔗生产风险分区指标和分类方法31-36
  • 4.1 以主导指标法选择分区指标31-34
  • 4.2 以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类34-36
  • 5 我国甘蔗主产区的甘蔗生产风险区划实证分析36-54
  • 5.1 数据来源及处理36-40
  • 5.2 风险区划过程40-51
  • 5.2.1 确定分类数目40
  • 5.2.2 划分风险区域40-43
  • 5.2.3 风险等级判别标准43-44
  • 5.2.4 各风险区特征44-51
  • 5.3 区划结果风险等级分析51-54
  • 6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及研究不足54-57
  • 6.1 研究结论54-55
  • 6.2 对策建议55-56
  • 6.2.1 科学规划布局甘蔗生产55
  • 6.2.2 分区开展甘蔗保险55-56
  • 6.2.3 加强甘蔗自然风险管理56
  • 6.3 研究不足56-57
  • 参考文献57-60
  • 附录60-6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及发表的论文62-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玉兰;保山地区咖啡、甘蔗生产的一些问题和建议[J];云南热作科技;2000年03期

2 吴聚成;覃塘千台农机参加甘蔗生产大会战[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1年02期

3 冯奕玺;徐闻气候与甘蔗高产[J];甘蔗;2001年02期

4 ;发挥农机化优势 加速甘蔗生产机械化进程[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2年03期

5 ;全国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暨甘蔗生产机械化与产业化研讨会在南宁召开陆兵、孙瑜等自治区党政领导观看现场演示[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2年06期

6 罗爱群;广西农农机在甘蔗生产中显威力——河池市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会吸引数千蔗农[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4年02期

7 农初强;甘蔗生产“六化”理论与实施意见[J];广西蔗糖;2005年01期

8 ;全国第一甜县:遂溪县致力推动甘蔗生产机械化[J];现代农业装备;2006年04期

9 黄艳;;泰国甘蔗生产商向政府施压[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6年06期

10 周祥;;试论贵州甘蔗的施肥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区颖刚;杨丹彤;李伯祥;;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模式及适用技术装备探讨[A];全国甘蔗生产机械化与产业研讨会暨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论文集[C];2002年

2 韦泉;;金光实业总公司甘蔗生产机械化基本实践[A];全国甘蔗生产机械化与产业研讨会暨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杨德恩;;试论南宁市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途径[A];全国甘蔗生产机械化与产业研讨会暨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论文集[C];2002年

4 黄驰鸣;;试论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发展[A];全国甘蔗生产机械化与产业研讨会暨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论文集[C];2002年

5 谭宏伟;周柳强;谢如林;黄美福;;不同施肥条件下甘蔗对钾的吸收利用[A];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谈爱和;;理清发展思路 创新发展机制 努力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A];全国甘蔗生产机械化与产业研讨会暨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论文集[C];2002年

7 蔡建立;;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前景[A];全国甘蔗生产机械化与产业研讨会暨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论文集[C];2002年

8 农民强;;大力推广甘蔗生产综合机械化技术 努力实现甘蔗生产“六化”的战略思路[A];全国甘蔗生产机械化与产业研讨会暨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论文集[C];2002年

9 魏祖汉;;浅析甘蔗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A];全国甘蔗生产机械化与产业研讨会暨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李明;黄晖;;中国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现状与展望[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显扬邋陈建国 林东泓;广东湖光农场抓好甘蔗“四改”夺高产[N];农民日报;2008年

2 记者 范南虹 实习生 陈奕婷 通讯员 田婉莹;热科院甘蔗研究中心成立[N];海南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光明 实习生 吴英珍;海南甘蔗为何丰产不丰收[N];海口晚报;2013年

4 记者 谭彦斌;转型升级甘蔗生产“第一车间”[N];柳州日报;2014年

5 记者 杨雪;甘蔗生产机械化推广面临考验[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4年

6 记者 梁振君 实习生 林诗婷;应扩大甘蔗生产保险覆盖面[N];海南日报;2014年

7 朱柳融;糖价大跌倒逼广西加快甘蔗生产机械化[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4年

8 莫崇寿;推行甘蔗产业化经营[N];广西日报;2005年

9 湖南省农业厅经作处高级农艺师 何树林;甘蔗间套种好处多[N];湖南科技报;2006年

10 伍端平;甘蔗夏季管理要点[N];湖南科技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美兰;我国甘蔗主产区的甘蔗生产风险区划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2 陶秀峰;小型履带式甘蔗收割机剥叶机构的结构研究及仿真分析[D];广西工学院;2011年

3 李鹏;甘蔗收割机切割装置的虚拟设计[D];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

4 邢克鹏;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液压控制系统开发与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

5 陆聪玲;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设计与速度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韦衍标;崇左市江州区甘蔗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D];广西大学;2007年

7 李慧超;轻便悬挂式甘蔗装车机动力学仿真分析[D];广西大学;2007年

8 乔曦;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甘蔗种茎切割防伤芽系统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9 李粲;高山离子芥冷诱导基因在甘蔗上的遗传转化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10 黄勇;北海市甘蔗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D];广西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甘蔗主产区的甘蔗生产风险区划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1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421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3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