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带状套作大豆分枝形成规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6-16 03:08

  本文关键词:带状套作大豆分枝形成规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种植模式对充分利用耕地资源,增加大豆供给,提高农民收入和确保粮食安全作用突出,发展前景广阔。但在大面积生产中,大豆产量偏低成为制约套作大豆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在玉米大豆带状套作中,大豆产量下降,但分枝产量占套作大豆总产的比例反而上升,成为单株产量的主体部分。对于上述的分枝产量优势的成因,目前还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试验拟通过对带状套作大豆的分枝形成规律、分枝形态、分枝冠层、分枝生物量以及分枝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在深入了解分枝及分枝产量形成的基础上,明确带状套作大豆分枝产量优势的形成原因,为下一步利用分枝产量优势来获得带状套作大豆的稳产高产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带状套作大豆与净作大豆的光合有效辐射差异显著。在生殖生长期,套作大豆的透光率显著高于净作,具有明显的光照优势。随着密度的增加,透光率呈显著降低的趋势。大豆行间中下部透光率趋势一致,但中部透光率高于下部。2.带状套作苗期荫蔽抑制了大豆分枝形成。套作大豆分枝出现延迟了9~12天。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净作大豆的最低分枝节位逐渐升高,套作大豆的最低分枝节位较低且相对稳定。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大豆的最高分枝节位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净作大豆分枝数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套作大豆分枝数呈缓慢增长的趋势,最终净套作大豆分枝数趋于一致。套作大豆的分枝形成过程较慢但有效。3.带状套作苗期荫蔽对大豆分枝形态造成的不利影响能在荫蔽解除后得到补偿。在荫蔽解除时(R1期),套作大豆分枝长度、节数、茎粗、叶面积显著低于净作。但在R1~R5期间,由于光环境的大幅改善,分枝长度、节数、茎粗、叶面积实现了大幅增长,分枝长度、节数、茎粗、叶面积在R5期达到或超过净作水平,弥补了苗期荫蔽的不利影响,为后期分枝产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不同密度下分枝形态差异显著,表现为随密度增加,分枝长度、节数、茎粗、叶面积逐渐减小的趋势。4.荫蔽解除后,套作大豆分枝叶片群体长势较快,能达到或超过净作水平。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净作大豆分枝SPAD值相对稳定,套作大豆分枝SPAD值呈现大幅增长,套作大豆分枝SPAD值在后期显著高于净作。净作大豆在前期的分枝光合势较大,套作大豆后期分枝光合势显著高于净作。套作大豆分枝LAI前期显著低于净作,但其增幅较大,而净作大豆增幅较小,在R5期,套作大豆的分枝LAI可能达到或超过净作水平。随密度增加,套作大豆分枝SPAD值无显著变化,分枝光合势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分枝LAI呈逐渐增加的趋势。5.苗期荫蔽使套作大豆在R1期的分枝生物量显著低于净作,但荫蔽解除后,套作大豆分枝生物量长势更强。在生殖生长期,套作大豆分枝的净同化率、作物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净作,分枝能力较强的大豆的分枝生物量在R5期能达到或超过净作水平。随密度增加,套作大豆分枝茎秆生物量、叶片生物量、总生物量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作物生长率呈增加的趋势。6.带状套作中,大豆的主茎产量显著降低,分枝产量比例在套作下呈上升的趋势,分枝产量显著影响单株产量;分枝能力较强的大豆的分枝及单株产量更高;大豆的主茎荚数、粒数、粒重均呈显著降低的趋势,且随着密度越大,降幅越大;分枝荚数、粒数、粒重在低密度下呈显著上升的趋势,随密度增加,分枝荚数、粒数、粒重逐渐降低;总荚数、粒数、单株产量在低密度下呈不下降或上升趋势,在高密度下呈显著降低趋势;分枝荚数比、粒数比、粒重比均呈上升的趋势。本试验中,低密度下的分枝及单株产量较高,但产量偏低,低密度下的单株高产难以弥补群体过小的产量损失;高密度下产量表现较好,但单株表现较差;中等密度(100000株/hm2)下能兼顾单株产量与群体产量的协调互补,有利于实现套作大豆的高产。综上,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共生期荫蔽抑制大豆分枝形成,而玉米收获后优越的光环境促进分枝发育,产生分枝优势。选择分枝能力强的品种有利于充分发挥分枝增产潜力,获得分枝和单株的高产。中等密度(100000株/hm2)种植既能促进分枝以及单株产量的形成,又能够维持合理的群体数量,有利于实现套作大豆的高产。
【关键词】:带状套作 大豆 分枝 产量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65.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前言11-18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文献综述12-18
  • 1.2.1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条件下大豆产量研究进展12-13
  • 1.2.2 大豆产量与分枝关系研究进展13-14
  • 1.2.3 影响分枝因素研究进展14-18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8
  • 2 材料与方法18-22
  • 2.1 试验材料18-19
  • 2.2 试验设计19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19-21
  • 2.3.1 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的测定19-20
  • 2.3.2 分枝形成规律观察20
  • 2.3.3 分枝形态与生物量积累分配测定20-21
  • 2.3.4 群体光合参数测定21
  • 2.3.5 主茎与分枝的产量特性21
  •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21-22
  • 3 结果与分析22-50
  • 3.1 大豆生殖生长期冠层透光率22-23
  • 3.2 分枝形成规律23-28
  • 3.2.1 分枝形成时间23-24
  • 3.2.2 分枝节位24-25
  • 3.2.3 分枝数动态25-28
  • 3.3 分枝形态28-33
  • 3.3.1 分枝长度28-29
  • 3.3.2 分枝节数29-30
  • 3.3.3 分枝茎粗30-31
  • 3.3.4 分枝叶面积31-33
  • 3.4 分枝群体光合参数33-37
  • 3.4.1 叶绿索相对含量33-35
  • 3.4.2 光合势35
  • 3.4.3 叶面积指数35-37
  • 3.4.4 净同化率37
  • 3.5 分枝生物量37-44
  • 3.5.1 分枝茎秆生物量37-39
  • 3.5.2 分枝叶片生物量39-41
  • 3.5.3 分枝总生物量41-43
  • 3.5.4 分枝生长率43-44
  • 3.6 产量及其与分枝的关系44-50
  • 3.6.1 大豆产量44-45
  • 3.6.2 大豆产量构成45-47
  • 3.6.3 套作大豆产量与分枝性状的相关性分析47-50
  • 4 讨论与结论50-54
  • 4.1 带状套作大豆分枝形成规律与分枝优势50-51
  • 4.2 带状套作大豆的高产途径51-52
  • 4.3 结论52-54
  • 参考文献54-58
  • 致谢58-59
  • 攻读研究生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红梅;第6届世界大豆研究会议[J];世界农业;2000年03期

2 刘凤菊;2000年我国大豆产需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0年08期

3 陈清一;关于发展新疆大豆生产的意见[J];新疆农业科技;2000年04期

4 李莹;大豆生产 前景广阔[J];山西农业;2000年05期

5 邢海军;;对我省实施大豆工程的分析与思考[J];种子世界;2000年04期

6 周进宝;万永红;赵双进;张孟臣;;我省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种子世界;2000年11期

7 秦国勋,方贤星,夏新媛,谌运清;加强对进口大豆的检验检疫[J];植物检疫;2001年05期

8 信玉真;今年美国大豆收成将比去年增长11%[J];大豆通报;2001年05期

9 白木,周洁;我国大豆生产加工现状综述[J];吉林农业;2001年10期

10 刘新录 ,左孟孝;发展内蒙古大豆生产的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铁男;商绍刚;;当前我省大豆生产中的几个问题及其采取的应对措施[A];老专家2008年建言献策选编[C];2009年

2 秦富;孙立新;白人朴;;我国大豆的比较优势、竞争力及对策[A];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耿臻;杨青春;苑保军;吕广伦;张东辉;李伟峰;;发展专用大豆生产推动产业化进程[A];’2003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杨文钰;雍太文;任万军;樊高琼;牟锦毅;卢学兰;;发展中国南方套作大豆的背景与对策[A];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5 杨文钰;雍太文;任万军;樊高琼;牟锦毅;卢学兰;;发展南方套作大豆的背景和对策[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超;;加强有机大豆基地管理开拓国内外市场[A];黑龙江省首届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分会场实施五大战略推进三化进程构建和谐农场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7 刘忠科;杨凌舒;杨宏宝;杨志;吴军;吴朔;王延昌;苏文武;李大为;李恩键;任晓颖;刘霁萱;;增施硅、钙元素肥料对大豆抗御不良气象及增产作用[A];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屈晓s

本文编号:454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454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e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