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Bt蛋白在褐飞虱体内的分布及对体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07 09:23

  本文关键词:Bt蛋白在褐飞虱体内的分布及对体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褐飞虱 CrylAb蛋白 SOD酶 AchE酶 GSH酶 CAT酶 POD酶 FE酶 CES酶 酶活性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Bt蛋白胁迫下褐飞虱(Brownriceplanthopper)体内相关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过氧化氢酶(CAT)、乙酰胆碱酯酶(AchE)、FE酯酶、羧酸酯酶(CES)活性及不同部位酶活变化的研究和探讨,为Bt水稻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利用室内建立以转CrylAb基因水稻(汕优63)饲养褐飞虱,不同时间段取样测定其体内各个部位酶活力及酶总活力,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转CrylAb基因水稻饲养的褐飞虱,利用差速离心法获取褐飞虱的各个细胞结构,运用分光光度计法和酶标仪法对褐飞虱体内及细胞碎片、线粒体及亚细胞器等结构的酶活力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室内种植的转CrylAb基因水稻(汕优63)中,通过CrylAb蛋白检测试剂盒检测,含有CrylAb蛋白12.8385 ng/L2.取食转CrylAb基因水稻后,褐飞虱体内CrylAb蛋白在细胞碎片、线粒体和亚细胞器中内均有分布,不同细胞部位,Bt蛋白的含量:亚细胞器线粒体细胞碎片,且1d-15d内褐飞虱体内中3个部位都能检测到CrylAb蛋白。3.在CrylAb蛋白胁迫下,褐飞虱体内,0d-15d中,褐飞虱体内总CAT酶活性先降低,后增加,10d降到最低值,15d又出现快速增加恢复;GST酶活性,也是先降低,后逐渐增加,进食第5d降到最低值,之后一直增大;POD酶活性则是先增加,后降低,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恢复到饲养Bt水稻前的酶活性水平;褐飞虱体内SOD酶活性,则随取食时间的延长,褐飞虱体内的SOD酶活性略有增加;褐飞虱体内酯酶总活性,随取食时间的变化,CES酶活性逐渐降低,AchE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恢复到未饲养Bt蛋白水稻前的酶总活力水平,然而FE酶活性,随取食时间的延长,褐飞虱体内的FE酶活性一直降低。4.综合分析在取食CrylAb蛋白水稻后,褐飞虱体内及不同部位的POD、GST、CAT、 SOD、CES、AchE、FE等酶活性变化,在受到外来蛋白(或活性物质)刺激作用下,会出现一个相应的生化反应的过程,造成不同功能酶的活性变化,甚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变化。但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这种酶活性的变化又逐渐恢复到初始水平。其原因可能是生物自身免疫系统对外来物做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生理反应;也可能是CrylAb蛋白随着食物链进入生物体后,对生物活体某些机能有一定的毒性作用,造成生物体做出应激性的生理保护反应,来中和或减缓其对机体的毒害作用。
【关键词】:褐飞虱 CrylAb蛋白 SOD酶 AchE酶 GSH酶 CAT酶 POD酶 FE酶 CES酶 酶活性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435.112.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1-18
  • 1.1 BT、BT蛋白的简介及应用11
  • 1.2 转基因的研究现状11-16
  • 1.2.1 转基因技术的概念及技术11-12
  • 1.2.2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12-15
  • 1.2.3 转基因动物的研究15-16
  • 1.3 转BT基因对靶标生物的研究16
  • 1.4 BT基因对非靶标生物的研究16-17
  • 1.5 转BT基因的安全性评价的现状17-18
  • 第二部分 CRY1AB蛋白在褐飞虱体内随时间的传递情况及其在体内各分区的分布18-26
  • 2.1 实验材料19-20
  • 2.1.1 供试水稻19
  • 2.1.2 虫源及处理19
  • 2.1.3 供试水稻处理、及褐飞虱试验处理流程19-20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20
  • 2.3 实验方法20-21
  • 2.3.1 水稻中Bt蛋白含量的测定20
  • 2.3.2 褐飞虱体内可溶性总蛋白测定方法20
  • 2.3.3 褐飞虱体内Bt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20-21
  • 2.3.4 数据分析21
  • 2.4 结果与分析21-24
  • 2.4.1 水稻中Cry1Ab蛋白含量测定结果21
  • 2.4.2 褐飞虱不同部位Cry1Ab蛋白含量、可溶性总蛋白含量及不同部位Cry1Ab蛋白含量/可溶性蛋白结果21-23
  • 2.4.3 不同饲养时间褐飞虱体内Cry1Ab蛋白总含量变化结果23-24
  • 2.5 结果讨论24-25
  • 2.6 结论25-26
  • 第三部分 取食BT水稻对褐飞虱体内各种酶活性影响26-39
  • 3.1 实验材料27
  • 3.1.1 供试水稻27
  • 3.1.2 供试褐飞虱饲养及样品处理方法27
  • 3.2 主要试剂和仪器27-28
  • 3.3 实验方法28-29
  • 3.3.1 褐飞虱体内CES酶活力的测定方法28
  • 3.3.2 褐飞虱体内POD酶活力的测定方法28
  • 3.3.3 褐飞虱体内GST酶活力的测定方法28
  • 3.3.4 褐飞虱体内SOD酶活力的测定方法28
  • 3.3.5 褐飞虱体内AchE酶活力的测定方法28-29
  • 3.3.6 褐飞虱体内CAT酶活力的测定方法29
  • 3.3.7 褐飞虱体内FE酶活力的测定方法29
  • 3.3.8 数据分析29
  • 3.4 结果与分析29-35
  • 3.4.1 褐飞虱体内CES酶活力的分布情况29-30
  • 3.4.2 褐飞虱体内POD酶活力的分布情况30-31
  • 3.4.3 褐飞虱体内GST酶活力的分布情况31-32
  • 3.4.4 褐飞虱体内SOD酶活力的分布情况32-33
  • 3.4.5 褐飞虱体内AchE酶活力的分布情况33-34
  • 3.4.6 褐飞虱体内CAT酶活力的分布情况34
  • 3.4.7 褐飞虱体内FE酶活力的分布情况34-35
  • 3.5 褐飞虱体内总酶活性的测定结果35
  • 3.6 讨论35-38
  • 3.6.1 褐飞虱取食含Cry1Ab蛋白水稻对酯酶活性的影响35-36
  • 3.6.2 褐飞虱取食含Cry1Ab蛋白水稻对氧化还原性酶活性的影响36
  • 3.6.3 取食含Bt蛋白水稻后褐飞虱体内及各部位之间的酯酶和氧化还原酶的影响36-38
  • 3.7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5
  • 致谢45-46
  • 个人简历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欣;畜禽喂饲常规玉米和重组Bt玉米后的代谢研究[J];中国家禽;2003年10期

2 蔡泉;曹靖生;史桂荣;郭晓明;张建国;赵伟;李树军;;利用Bt试纸快速检测玉米中的Bt蛋白[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3 张宏文;Bt乳剂防治绿豆贮藏期害虫[J];植物保护;1987年02期

4 王忠华,倪新强,徐孟奎,舒庆尧,夏英武;Bt水稻“克螟稻”花粉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J];遗传;2001年05期

5 张燕飞;岳龙;张素芬;沈佳君;付秋果;李菊英;汪海燕;叶庆富;;Bt水稻杀虫蛋白时空变化及秸秆还田后在土壤中的持留规律[J];核农学报;2011年04期

6 王忠华;陈小坚;包旭升;陈玉玲;顾勤琴;;辐照处理对Bt水稻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1年01期

7 王建武,冯远娇,骆世明;Bt玉米抗虫蛋白表达的时空动态及其土壤降解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3年11期

8 左丽丽;王志英;梁臣;谢淑萍;;山新杨转Bt+蜘蛛杀虫肽基因的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9 王北艳;殷奎德;;转Bt抗虫基因水稻生物安全性探讨[J];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10 李葱葱;刘娜;康岭生;王丹;赵洪锟;张明;;转基因抗虫玉米Bt蛋白表达量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兆克;袁艳华;黄云;胡南;张国安;;二化螟幼虫对Bt水稻和常规水稻的取食选择性研究[A];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吴孔明;梁革梅;张永军;王桂荣;郭予元;;BT棉花生态安全性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吴小毅;王辉芳;;中国转基因Bt水稻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探析[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4 丛斌;;我国转Bt抗虫基因玉米应用的对策与策略[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5 黄民松;邱晓红;万鹏;吴金萍;;转Bt 基因棉对朱砂叶螨的适合度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6 史晋川;王婷;;从BT”被封杀论数字时代的电影版权保护[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杨影丽;铁双贵;齐建双;岳润清;韩小花;燕树锋;;转BT基因玉米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研究[A];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8 高慧t,

本文编号:529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529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8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