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红壤茶园施用PAM后的迁移转化研究及其对土壤微团聚体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22 15:17

  本文关键词:红壤茶园施用PAM后的迁移转化研究及其对土壤微团聚体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聚丙烯酰胺(PAM) 土壤养分 残留量 土壤微团聚体


【摘要】:近年来,福建省茶产业迅速发展,但是随着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茶园土壤侵蚀日益严重,严重阻碍了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福建省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聚丙烯酰胺(PAM)作为一种新型的水保措施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PAM在茶园土壤中的适宜性研究较少,而有关PAM在茶园土壤中的环境行更为缺乏。因此,研究红壤茶园施用PAM后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红壤茶园施用PAM后对土壤中微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布施在两个地点,设计的PAM施用量分别为A区(0,1.5,3,4.5,6,7.5g/m2)六个浓度处理和B区(0,2,4,6,8,10g/m2)六个浓度处理,分别在5月、7月和10月三个月份采集土样来分析A、B两个区在施用不同浓度的PAM条件下,对试验小区的理化性状的影响、红壤茶园施用PAM后的迁移转化规律和残留以及红壤茶园施用PAM后对土壤中微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短时期内,茶园土壤中的施用PAM,容重和有机质不会发生明显变化;PAM可以提高土壤的结构,有利于土壤养分更好的吸收和保持。随着时间的推移,A、B小区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含量随着PAM的缓慢迁移也相应地下降。(2)随着小区布施浓度的增加,各小区土层中的PAM含量也随之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小区土层中的PAM含量逐渐减少,会有一个缓慢的流失过程;间隔三次取样测得各小区PAM的含量随着试验小区浓度的提高而提高。PAM主要残留在0-20cm土层而且PAM的降解速率很慢,浓度愈高,PMA残留在土层中的时间愈久,越不易降解;浓度愈低,PMA残留在土层中的时间相对较短,相对容易降解。(3)不同浓度PAM处理在0-20cm土层土壤微团聚体优势粒级分别为50~250μtm和10~50μm。组成土壤微团聚体的粒级愈大,不同PAM处理对它们颗粒含量的影响愈快,粒级愈小,影响愈慢。总体来看,PAM措施能够提高土壤微团聚体稳定性。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PAM) 土壤养分 残留量 土壤微团聚体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482.99;S571.1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前言11-21
  • 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1-12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8
  • 2.1 PAM概述12-13
  • 2.2 PAM应用现状13-14
  • 2.3 PAM防治水土流失的机理研究14-18
  • 2.3.1 PAM对表层土壤物理结构的影响14-15
  • 2.3.2 PAM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15-16
  • 2.3.3 PAM对表层土壤抗蚀能力的研究16
  • 2.3.4 对土壤保肥性能影响研究16-17
  • 2.3.5 PAM的安全性研究17-18
  • 3 福建茶园水土流失概况18-19
  • 3.1 茶园水土流失现状18
  • 3.2 茶园水土流失的原因18
  • 3.3 茶园水土流失的危害18-19
  • 4 存在问题19
  • 5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19-21
  • 5.1 研究内容19
  • 5.2 拟解决的问题19-20
  • 5.3 技术路线图20-21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21-25
  • 1 研究区概况21
  • 2 试验设计21-22
  • 3 供试材料22
  • 3.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22
  • 3.2 试验材料22
  • 4 研究方法22-25
  • 4.1 供试小区土壤理化性质测定22-23
  • 4.2 PAM的浓度测定23
  • 4.3 PAM的浓度对土壤微团聚体的组成分析23
  • 4.4 指标计算和数据处理23-25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25-48
  • 1 不同浓度处理的PAM对茶园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25-31
  • 1.1 施用PAM对茶园土壤容重的影响25-26
  • 1.2 施用PAM对茶园土壤有机质的影响26-27
  • 1.3 施用PAM对茶园土壤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的影响27-30
  • 1.4 小结30-31
  • 2 PAM在土壤中的垂直迁移31-41
  • 2.1 PAM在A区土层中的浓度与含量变化情况31-32
  • 2.2 PAM在B区土层中的浓度与含量变化情况32-33
  • 2.3 PAM在A区土层中的残留情况33-36
  • 2.4 PAM在B区土层中的残留情况36-39
  • 2.5 小结39-41
  • 3 不同施用量的PAM对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41-48
  • 3.1 A区不同施用量的PAM对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41-44
  • 3.1.1 A区不同施用量的PAM对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影响41-42
  • 3.1.2 A区不同施用量的PAM对土壤微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42-44
  • 3.2 B区不同施用量的PAM对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44-46
  • 3.2.1 B区不同施用量的PAM对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影响44-45
  • 3.2.2 B区不同施用量的PAM对土壤微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45-46
  • 3.3 小结46-48
  • 第四章 结果与展望48-50
  • 1 结论48
  • 2 展望48-50
  • 参考文献50-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蓉,曲东,王旭刚;土壤微团聚体中氧化铁的异化还原能力[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0期

2 董长勋;熊建军;李园;;土壤微团聚体基本性质及其对重金属吸附的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9年04期

3 王彩霞;岳西杰;葛玺祖;黄婷;王勇;王旭东;;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年03期

4 刘晔;邰日晶;耿涌;关连珠;颜丽;;不同利用方式对棕壤微团聚体组成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5 阎亭廷;张玉龙;李爽;祁金虎;;灌溉方式对保护地土壤微团聚体及其碳、氮分布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3年04期

6 程素云;沙青;王蕊苹;;施有机物对(土娄)土微团聚体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1988年03期

7 窦森,王其存,代晓燕;土壤有机培肥对微团聚体组成及其碳、氮分布和活性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8 张治伟;朱章雄;文志林;;岩溶山地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J];水土保持学报;2014年01期

9 陈恩凤,关连珠,汪景宽,颜丽,王铁宇,张继宏,周礼恺,陈利军,李荣华;土壤特征微团聚体的组成比例与肥力评价[J];土壤学报;2001年01期

10 吴乐知;;微咸水淋洗对土壤微团聚体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铁宇;汪景宽;关连珠;项连才;陈恩凤;;不同肥力棕壤各粒级微团聚体中有机质结合形态的研究[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尹岩;日光温室蔬菜栽培土壤微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2 董长勋;水稻土(黄泥土)微团聚体表面性质及对铜离子吸附与解吸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查春梅;土地利用方式对棕壤及其微团聚体中有机碳、氮、磷库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强;名山河流域水稻土微团聚体对砷(As~(5+))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2 李璐娟;柠檬酸对紫色土微团聚体Pb~(2+)吸附解吸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3 罗婉;名山河流域水稻土微团聚体对Hg~(2+)吸附—解吸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4 李洪康;红壤茶园施用PAM后的迁移转化研究及其对土壤微团聚体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5 洪舒蔓;名山河流域水稻土组分对微团聚体吸附—解吸铜、锌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6 宋淑艳;土壤微团聚体中磷的测定及作物生长状况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阎亭廷;灌溉方式对保护地土壤微团聚体数量及其养分含量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8 赵文娟;黄河口潮间带沉积物微团聚体形成机理及其稳定性试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熊东;川西山地老冲积黄壤微团聚体对Cd~(2+)吸附解吸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10 刘朗;名山河流域土壤微团聚体对Pb~(2+)吸附解吸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19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719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1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