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马尾松纯林与混交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生物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10:00

  本文关键词:马尾松纯林与混交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生物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尾松人工林 生物多样性 生物量 生产力


【摘要】: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在我国的林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由于长期单一的纯林经营模式,马尾松人工林已经出现了地力衰退、病虫害严重、生物多样性降低、生产力下降等现象。在采伐迹地营造马尾松纯林时,由于没有挖掘老根,一些萌发性极强的树种常萌生幼苗与马尾松形成天然混交,这为我们研究马尾松混交林提供了对象。本试验对南方分布广泛的巨桉和苦竹的采伐迹地上栽种的5年生马尾松形成的混交林生态系统及马尾松采伐迹地上栽种的5年生马尾松纯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5年林龄马尾松人工林灌草层植物种类数较少,芒、芒萁、蕨类等在各个群落中的重要值比较大,成片生长,是林下的主要植被。(2)5年生马尾松纯林生态系统的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处于马尾松-萌生桉树混交林生态系统和马尾松-萌生苦竹混交林生态系统之间,而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则为最大,但马尾松纯林的所有生物多样性指数与两种混交林均没有显著性差异。(3)马尾松的生物量大小:马尾松-萌生桉树混交林马尾松纯林生态系统马尾松-萌生苦竹混交。系统生物量大小:马尾松-萌生桉树混交林马尾松纯林生态系统马尾松-萌生苦竹混交。(4)桉树-马尾松生态系统和苦竹-马尾松生态系统的马尾松树干的生产力显著大于马尾松纯林生态系统的马尾松树干的生产力,同时前两者的树枝与树叶的生产力显著小于后者的树枝和树叶的生产力。(5)马尾松生产力和群落总生产力与优势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olou均匀度指数都成负相关关系,草灌层生产力与它们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 生物多样性 生物量 生产力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718.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前言9-11
  • 1 文献综述11-19
  • 1.1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11-13
  • 1.1.1 人工林林下植被功能11
  • 1.1.2 植物多样性研究现状11-13
  • 1.2 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13-17
  • 1.3 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产力17-19
  • 2 研究方案19-22
  • 2.1 研究内容19
  • 2.2 研究区域概况19-20
  • 2.3 研究方法20-22
  • 2.3.1 样地设置20
  • 2.3.2 调查与取样20-21
  • 2.3.3 样品处理与分祈21
  • 2.3.4 数据处理与分析21-22
  • 3 结果分析22-34
  • 3.1 林分的土壤养分状况22
  • 3.2 物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22-25
  • 3.2.1 不同林型的物种组成及其重要性22-23
  • 3.2.2 不同林型的物种多样性特征23-25
  • 3.3 林分的生物量以及生产力25-28
  • 3.3.1 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及其分布格局25-26
  • 3.3.2 6年生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及其分布格局26-27
  • 3.3.3 不同人工林生态系统群落净第一性生产力27-28
  • 3.4 马尾松和伴生树种各器官的生物量分布28-31
  • 3.4.1 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马尾松和伴生树种各器官的生物量分布28-29
  • 3.4.2 6年生马尾松人工林马尾松和伴生树种各器官的生物量分布29-30
  • 3.4.3 马尾松各器官净第一性生产力30-31
  • 3.5 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土壤养分的相关性31-34
  • 3.5.1 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生产力的相关性31-32
  • 3.5.2 土壤养分与生态系统内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32-34
  • 4 讨论34-38
  • 4.1 不同群落物种组成及重要值34
  • 4.2 不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34-35
  • 4.3 群落生物量情况35-36
  • 4.4 群落生产力情况及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36-38
  • 参考文献38-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善土;闽北马尾松资源现状及发展设想[J];林业经济问题;1990年02期

2 方兴家;马尾松施肥增产增效[J];安徽林业;1996年01期

3 李歌发,邓名家;浅议发展马尾松[J];湖南林业;1997年01期

4 张秀华;;马尾松、固氮树种混交造林探讨[J];林业勘察设计;2000年01期

5 谢锦升,陈光水,何宗明,杨玉盛,吴大同;退化红壤不同治理模式马尾松生长特点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1年06期

6 陈虞禄,黄立军,韩其飞,张朝旺;韶关地区良种马尾松与湿加松幼龄生长调查[J];热带林业;2004年02期

7 江海涛;盛宗保;程建国;宋宏林;;马尾松根系生长与土壤的关系[J];安徽林业科技;2004年03期

8 周长海;皖东马尾松纯林更新改造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9 范建华;;马尾松毛红椿混交林生长效果和土壤肥力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7年03期

10 朱鹤鸣;;马尾松培育技术的研究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传伟;;沿海丘陵马尾松马占相思混交林生产力和改土效果研究[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黄光霖;周志春;;马尾松纸浆林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其对策[A];中国造纸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李午平;伍家荣;李冬;;马尾松生长性状的早晚期相关与早期预测[A];林木遗传改良讨论会文集(杉木、马尾松等树种)[C];1991年

4 林德喜;胡锋;;马尾松林套种不同阔叶树土壤肥力性质的分异研究[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宋克顺邋通讯员 汪文正;一场“黄雨”洒下的生态喜忧[N];湖北日报;2008年

2 张昌祯 记者 刘水莲;托起绿色的希望[N];赣南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志勇;酸沉降条件下的重庆铁山坪森林健康监测及调控技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2 张令峰;不同混交比例马尾松林生态功能比较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3 罗达;南亚热带格木、马尾松幼龄纯林及其混交林碳氮特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昝玉亭;马尾松、湿地松人工林结构对森林水文功能的影响[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2 秦金舟;枞阳大山马尾松针阔混交林林地主要生态效应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3 林惠章;飞播马尾松混交林生物量及其空间结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4 吴明;马尾松—麻栎人工混交林种内与种间竞争关系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5 邓超;马尾松纯林与混交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生物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6 刘敏;缙云山不同类型马尾松混交林的土壤水文生态功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王爱萍;马尾松自身化感及其与伴生种之间的化感作用[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8 封晓辉;气候变化对中国马尾松径向生长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9 林培治;福建长汀水土流失区马尾松种群动态及其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10 汤婷婷;浙江省龙泉地区马尾松和柳杉年轮宽度与气候变化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84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784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e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