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作物间套作对作物养分吸收、养分径流损失、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不同作物间套作对作物养分吸收、养分径流损失、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间套作 养分吸收 养分径流损失 冠层光合 产量 经济效益
【摘要】:论文采用长期定位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玉米与不同作物间套作后对作物养分吸收、养分损失、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间套作模式均能增加作物氮磷钾吸收累积量。玉米/大豆间作、玉米/红薯套作相对玉米单作可增加64.89%-66.08%的作物氮素累积量;玉米/芝麻间作、玉米/红薯套作相对玉米单作可增加了65.56%-80.69%的作物磷素累积量;玉米/红薯套作的作物钾素累积总量为所有处理最大。2.作物生长早期或径流产生初期氮、磷、钾流失浓度及负荷较大,作物生长发育至中期,地表径流养分流失浓度与负荷较前期减小且起伏波动幅度较大,作物成熟期则较为平稳。玉米/红薯套作是减少地表径流产生养分损失的最佳模式,其次效果较好的为玉米/大豆间作模式。总氮、各形态氮流失浓度及负荷方面,所有间套作处理均比玉米单作小,玉米/红薯套作(T5)处理为各间套作处理最小,较玉米单作(T1)处理的地表径流总氮流失浓度、负荷分别减少26.12%,40.22%,较玉米单作(T1)处理的颗粒态氮(PN)、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流失负荷分别减少约41.47%,49.08%,67.92%,而玉米/大豆间作T4处理的水溶性总氮(TDN)流失负荷为各处理最小,且与T5差异不显著。总磷、各形态磷流失浓度及负荷方面,所有间套作处理要优于单作处理, T5处理效果最佳,其比T1处理的地表径流总磷流失浓度、负荷分别减少35.67%,52.69%,且其处理的颗粒态磷(PP)、水溶性总磷(TDP)流失负荷较T1处理分别减少46.97%,56.00%,并有利于减少可溶性磷的平均流失浓度,玉米/大豆间作的T4处理效果次之。全钾流失浓度及负荷方面,玉米/红薯套作的T5处理的相应值最低,其次为玉米/大豆间作的T4处理。3.玉米/红薯套作、玉米/大豆间作处理群体受光感最佳。二者构筑的间套群体具有合理的叶面积指数(LAI),有条件创造足够的群体光合优势,为提高叶片的光合生产能力和作物生产率、实现作物高产及获得较好经济效益提供了可能性。4.所有间套作模式较玉米单作在籽粒产量及地上部生物量方面均有显著增产效果,增加幅度分别达3.99%~24.46%,1.36%~23.89%。玉米/红薯套作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最高,达8401.14kg/hm2。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与玉米单作相比,四种间套作模式的经济纯收入比单作分别提高174.95%、11.54%、223.31%和603.11%,尤以玉米/红薯套作模式所得经济效益为佳。综上,间套作模式能有效地促进主作物玉米及群体作物的养分吸收,较好地调控减少地表径流养分损失,改善群体冠层受光感,从而提升主作物玉米及群体作物的产量,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其中玉米/红薯套作模式为所有间套作模式中兼具经济、环境生态效益最佳的模式。
【关键词】:间套作 养分吸收 养分径流损失 冠层光合 产量 经济效益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34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2-17
- 1.2.1 以玉米为主的作物间套作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12-13
- 1.2.2 以玉米为主的作物间套作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13
- 1.2.3 以玉米为主的作物间套作对作物水分利用的影响13-14
- 1.2.4 以玉米为主的作物间套作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14-15
- 1.2.5 以玉米为主的作物间套作对田间杂草及病虫害的影响15
- 1.2.6 以玉米为主的作物间套作对水土侵蚀及养分流失的影响15-16
- 1.2.7 以玉米为主的作物间套作对经济效益的影响16-17
- 1.3 小结17-18
- 第二章 间套作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18-28
- 2.1 材料与方法18-21
- 2.1.1 供试材料18
- 2.1.2 试验设计18-21
- 2.1.3 样品采集与分析21
- 2.2 结果与分析21-25
- 2.2.1 玉米与不同作物间套作对作物氮素吸收的影响21-22
- 2.2.2 玉米与不同作物间套作对作物磷素吸收的影响22-24
- 2.2.3 玉米与不同作物间套作对作物钾素吸收的影响24-25
- 2.3 小结与讨论25-28
- 第三章 间套作对地表养分径流损失的影响28-51
- 3.1 材料与方法28-29
- 3.1.1 供试材料28
- 3.1.2 试验设计28
- 3.1.3 样品采集与分析28-29
- 3.2 结果与分析29-48
- 3.2.1 旱地作物生长期间降雨及径流情况29-31
- 3.2.2 玉米间套作对径流总氮损失的影响31-34
- 3.2.3 玉米间套作对不同形态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34-40
- 3.2.4 玉米间套作对总磷径流损失的影响40-43
- 3.2.5 玉米间套作对不同形态磷素径流损失的影响43-46
- 3.2.6 玉米间套作对钾素径流损失的影响46-48
- 3.3 小结与讨论48-51
- 第四章 间套作对作物冠层光合特性的影响51-61
- 4.1 材料与方法51-53
- 4.1.1 供试材料51
- 4.1.2 试验设计51
- 4.1.3 测定方法51-52
- 4.1.4 计算方法52-53
- 4.2 结果与分析53-58
- 4.2.1 冠层开度及叶倾角53-56
- 4.2.2 叶面积指数动态及消光系数56-57
- 4.2.3 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57-58
- 4.3 小结与讨论58-61
- 第五章 间套作对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61-67
- 5.1. 材料与方法61
- 5.1.1 供试材料61
- 5.1.2 试验设计61
- 5.1.3 样品采集与分析61
- 5.2 结果与分析61-65
- 5.2.1 不同作物间套作模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61-62
- 5.2.2 不同作物间套作模式对玉米地上部生物量累积的影响62-63
- 5.2.3 不同作物间套作模式对玉米植株地上部干物质分配的影响63-64
- 5.2.4 不同作物间套作模式下的作物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分析64-65
- 5.3 小结与讨论65-67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67-70
- 6.1 结论67-69
- 6.2 创新点69-70
- 参考文献70-80
- 致谢80-81
- 作者简介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伍军;;玉米种植与管理技术的探讨[J];北京农业;2013年12期
2 谢睦森;我埸成为玉米千斤埸的技术经验[J];新疆农业科学;1959年04期
3 ;玉米扒土晒根[J];新农业;1972年08期
4 刘广福;易富民;;玉米隔行去蓼[J];新农业;1974年13期
5 孟若愚;论新疆要不要抓好玉米生产[J];新疆农业科技;1981年06期
6 孟庆连;;试论黑龙江省玉米持续高产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农业科学;1981年06期
7 刘泰;孙竦;;吕鸿宾谈种玉米的经验[J];中国农业科学;1951年11期
8 徐培桢;何荣蓉;;玉米主要害虫的防治对策及综防配套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1990年03期
9 蒙泽敏;玉米定向挂果有办法[J];北京农业;1998年07期
10 索飒;;全球化进程中的拉丁美洲传统作物(玉米篇)[J];绿叶;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殿鑫;;玉米种植与管理技术[A];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科技创新)[C];2014年
2 董永春;涂悦贤;王春林;林举宾;;广东冬种玉米气候适应性分析与区划[A];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荣树;;江油市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探索[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王丽丽;;《玉米成熟了》(拓印画)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 1课时[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展论文集[C];2013年
5 李玉影;刘双全;姬景红;佟玉欣;;黑龙江省玉米平衡施肥与养分循环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郎芳;;玉米套种香菇技术及效益分析[A];辽宁省昆虫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翠娟;杨忠芳;;太原盆地玉米及对应根系土中有害元素含量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朝霞;高强;刘雅正;何春梅;张举仁;;玉米ZmPTF1基因克隆和过表达分析[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郑国清;赵巧丽;乔淑;冯晓;;玉米冠层光谱在农学参数上的应用研究[A];中国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吕娇;李淑敏;潘明阳;刘昕昕;;不同包膜控释氮肥对玉米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国闻 铁木 罗小军 刘宏基;走进玉米主产省———吉林[N];期货日报;2005年
2 祁建平 郑 磊;3000公斤假冒玉米种被查扣[N];中国质量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何叶;玉米取代石油的日子近了[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梁振君 卞王玉珏;订单玉米曾经难产[N];海南日报;2007年
5 曹爱敏 肖明磊;曹先启:玉米皮里谋致富[N];农民日报;2007年
6 ;今年玉米开秤价将上涨[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7 记者 于宁 曹梦南;首届吉林玉米节鲜玉米开园[N];吉林日报;2010年
8 刘雪媛 刘军艳 李咏刚;二九一玉米芯经济本小利大[N];北大荒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吕龙平 通讯员 曹申义 戴晓青;原平:“懒汉玉米”富了勤快农民[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10 媒体人,专栏作家 阿子;玉米这种粮食啊[N];东方早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小金;西北旱区覆膜对农田雨水分布格局及玉米产量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2 陈红卫;玉米/大豆间作氮素补偿利用的密度调控机理[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3 于寒;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及玉米生长特性的调控效应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4 张佳喜;玉米地膜回收关键技术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5 张德闪;玉米高效利用磷资源的根系互作过程及其作用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6 田山君;玉米苗期抗旱品种筛选及抗旱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7 彭畅;吉林半湿润区玉米旱田氮素收支特征及适宜用量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8 宋有洪;玉米生长的生理生态功能与形态结构并行模拟模型[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9 李绍长;玉米不同基因型的磷效率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10 刘华琳;玉米对砷污染的生理生态响应[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霞;不同玉米自交系氮效率差异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柴颖;氮磷肥配施对土壤速效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5年
3 张霞;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的物质产出、养分积累及经济效益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4 谭杰;钾肥对川中丘区玉米钾素利用及抗倒能力和产量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5 付永强;尿素类型和施用量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与产量形成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6 徐蔚;玉米茎粗QTL定位与遗传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7 杨昱;不同氮水平下小麦—大豆和小麦/玉米/大豆周年体系的产量及植株碳氮磷变化[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8 文熙宸;氮磷配施对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9 晁晓乐;施氮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干物质积累和氮效率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10 高慧;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与豌豆间作对土壤水分、养分和产量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31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931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