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俄汉翻译中翻译腔的克服

发布时间:2021-02-24 08:58
  本文以"翻译腔"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原因有二:一是在翻译文本过程中,我们发现,翻译正确是一方面,若想翻译精彩,就不得不动用各种手段对每一个词句加以精雕细琢,否则很容易出现翻译腔问题,影响译文的质量;二是我们发现,以英汉翻译视角出发的相关论文很多,而俄汉翻译相关论文却少之又少。所以,在当前阶段探讨俄汉翻译中翻译腔问题对提升俄汉翻译水平有着较强的启发和借鉴作用。本文以阿拉·谢尔盖耶娃所著的《俄罗斯行为定势、传统、民族心态》作为研究语料,研究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分析相关译例,探究俄汉翻译中翻译腔的成因及克服策略,进而突破翻译障碍,提升翻译质量。本论文由引言、三个章节、结束语、参考文献和附录五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原因、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一章为理论部分,阐释了翻译腔的概念、表现形式和影响;第二章论述了翻译腔的形成原因,包括三大方面:语言因素、文化因素和译者因素。其中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属于客观原因,译者因素属于主观原因;第三章为翻译实践部分,结合大量具体译例分析了不同成因之下翻译腔的克服策略,译例均出自于本文研究语料,但个别译例不局限于所选章节;结束语总结了论文的研究成果和收获;最...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引言
第一章 翻译腔的基本理论
    1.1 翻译腔的概念
    1.2 翻译腔的表现形式
    1.3 翻译腔的影响
第二章 翻译腔形成的原因
    2.1 语言因素
        2.1.1 俄、汉语词法差异
        2.1.2 俄、汉语句法差异
        2.1.3 俄汉翻译中语义传达的困难
    2.2 文化因素
    2.3 译者因素
第三章 克服翻译腔的方法
    3.1 语言因素导致的翻译腔之克服策略
        3.1.1 加词、减词、换词
        3.1.2 转变词性
        3.1.3 具体化与抽象化
        3.1.4 拆句
        3.1.5 调整语序
        3.1.6 标点巧译
    3.2 文化因素导致的翻译腔之克服策略
        3.2.1 加词法
        3.2.2 加注法
    3.3 译者因素导致的翻译腔之克服策略
        3.3.1 提高双语水平
        3.3.2 增加知识储备
        3.3.3 增强责任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译文
附录2: 原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翻译是“杂家”[J]. 苍龙.  英语沙龙(实战版). 2005(10)
[2]分割对象组中呈现的语言世界图景[J]. 陈曦.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05)
[3]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J]. 杨绛.  中国翻译. 1986(05)

博士论文
[1]俄语语句交际结构的多维研究[D]. 靳铭吉.黑龙江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49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3049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f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