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也谈日语的及物性——与王欣先生商榷

发布时间:2017-10-10 06:31

  本文关键词:也谈日语的及物性——与王欣先生商榷


  更多相关文章: 日语 及物性 层面 语言编码 商榷


【摘要】:本文围绕日语句子的及物性问题,就王欣先生的文章提出了如下商榷意见:第一,论题为日本多年前就已得到充分讨论的旧题,欣文的研究并无新的有价值突破,而且有许多欠妥之处;第二,欣文对先行成果存在多处误读;第三,及物性是语言中小句层面的范畴,所谓事态的、认知的及物性缺乏理据;第四,欣文对例句及物性的分析存在许多不正确之处。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外语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日语 及物性 层面 语言编码 商榷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偏误的认知语言学研究”(09BYY078)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0.引言语言的及物性很早就引起了语言学家的兴趣,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方法、角度和理论都在变化和进步。《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期刊出王欣先生《日语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句的及物性——认知语言学视角》一文(以下简称“欣文”),此文后又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立英;关于“及物性”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王忻;日语动词的分类及其应用意义[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仲儒;;领属性致使句的句法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王礼正;;两种复杂被字句的生成:句式糅合[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孙娟娟;;表突显结果的“V出O来”构式考察[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4 刘红妮;;“枕边风”的语汇化[J];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安丰科;安胜昔;;领主属宾句的事件语义分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马志刚;;英汉非宾格结构的跨语言差异[J];外国语言文学;2011年02期

7 刘宇红;;汉语名物化困境的根源与解决办法[J];外国语言文学;2011年04期

8 陈曼君;;关于语言学假设中的证据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9 赵宏;;表达经济趋简化——论元增容句式形成的语用动因[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龙海平;;“‘移位’说”评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爽;;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Meaning and Motivation of“Wangmian sile fuqin” from the Angle of Construction Grammar[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三卷)[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巍峰;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3 罗天华;施格语言的形态—句法关联[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俊阳;现代汉语双事件结构衍生关系的被动式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5 刘志富;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龙;现代汉语习用语法构式句法分析及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皇甫素飞;现代汉语紧缩构式的多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宣恒大;现代汉语隐现句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郭印;汉英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王倩;现代汉语增量与减量构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敏;现代汉语广义领主属宾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丽哲;“S比NP还NP”构式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高江辉;对及物性系统的定义:以意义为中心的模式[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5 牛长伟;《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动词配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徐福翠;汉语被动式与处置式共现合用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悦;关于领属性名词短语分裂移位的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丹;现代汉语述结式“把”字句的配价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9 魏霞;“V+ようだ”双重时态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罗梦鹿;双宾语句式动词的配价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杰;两种保留宾语句式及相关句法理论问题[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2 周晓康;现代汉语物质过程小句的及物性系统[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德霖;语面信息空缺及其填补[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2 王秀芝;;电影性别机制的语言编码[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王盼妮;语言编码中的文化理据[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陈霞;;社会学视界下的阶层方言的差异性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10期

5 林海;从语言编码看符号系统的特性[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6 傅坚,方志远;试论思维认知中语言编码方式的建构与功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7 李二占;;字本位论与理据论深层对接关系的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02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004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004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c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