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日语助数词语义扩展考察

发布时间:2017-10-19 09:43

  本文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日语助数词语义扩展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本」 范畴化 隐喻 语义扩展


【摘要】:在日语中,接在数词或表示数量的个别疑问词后面,表示人、事物、动作、性状的词叫做助数词,日语叫作「じよすうし」。据不完全统计发现,国内有关日语语言概说之类的著作,对于日语助数词的论述一般所占的篇幅都比较小,基本都是一带而过,但实际上,日语助数词的用法非常复杂,作为中国人的日语学习者,能准确地把握日语助数词的意义以及准确地使用日语助数词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些较为常用的日语助数词,例如「本」「枚」等,一提到它们,我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本」表示细长的物体,「枚」表示平面的物体。但实际上,这两个词的使用范围极其广泛,有很多扩展意义和用法,其它的助数词也大抵如此。在日语中,一个助数词往往可以用来表示多种事物,而同一种事物还可以用不同的助数词来表示,这样的情况非常常见。本论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主要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隐喻认知模式等理论,以助数词「本」为中心,对日语助数词的扩展语义展开考察。具体来说,就是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先行研究中被忽视了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问题,进行补足性的详尽阐述,以认知语言学为指导,全面考察日语助数词「本」的扩展语义。本论文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阐述本论文研究的动机和目的,简要地介绍一下相关先行研究的成果,介绍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及隐喻认知模式进行介绍分析。第二部分,以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和隐喻认知模式分析日语助数词「本」的扩展语义。主要分为两个小的部分,一部分是以范畴化理论来分析「本」的原型义及扩展义,另一部分是以隐喻认知模式来分析「本」的扩展语义。本论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本」的范畴进行了重新归类,对「本」的隐喻意义提出了许多自己的见解。第三部分,阐述今后的研究方向。今后主要将从三个方面继续对日语助数词进行考察。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其它理论考察「本」的扩展语义,对「本」以外的助数词的扩展语义展开考察,及扩大采用研究数据的范围。
【关键词】:「本」 范畴化 隐喻 语义扩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6
【目录】:
  • 摘要5-7
  • 要旨7-10
  • 1 绪论10-20
  • 1.1 研究动机和目的11-12
  • 1.2 相关先行研究12-18
  • 1.2.1 见坊豪纪的研究12-13
  • 1.2.2 松本曜的研究13-14
  • 1.2.3 饭田朝子的研究14-16
  • 1.2.4 李庆祥的研究16-17
  • 1.2.5 王鼎的研究17-18
  • 1.3 研究方法18-20
  • 1.3.1 认知语言学概述18-19
  • 1.3.2 范畴化19
  • 1.3.3 隐喻19-20
  • 2 日语助数词「本」的语义扩展20-41
  • 2.1 以范畴化理论来看「本」的原型义及扩展义21-33
  • 2.1.1 助数词「本」范畴的原型义21-22
  • 2.1.2 助数词「本」范畴的扩展义22-33
  • 2.1.2.1 基本形状是细长形的同一种物体23-26
  • 2.1.2.2 从整体上看外观具有细长特征的物体26-27
  • 2.1.2.3 远看时外观呈细长形的人工建造物27-28
  • 2.1.2.4 有生命的物体其身体部位的细长部分28-29
  • 2.1.2.5 卷状及环状物品29-32
  • 2.1.2.6 管状及筒状物品32-33
  • 2.2 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认知模式来看「本」的扩展语义33-41
  • 2.2.1 无形的轨迹34-35
  • 2.2.1.1 公共交通工具的班次34-35
  • 2.2.1.2 行星的光环,卫星的轨道35
  • 2.2.1.3 球类的运动轨迹35
  • 2.2.2 戏剧、电影、电视节目、演唱会等演出活动35-38
  • 2.2.3 软件38
  • 2.2.4 管状及筒状的容器38-39
  • 2.2.5 电话39-41
  • 3 结论41-42
  • 4 今后的研究方向42-44
  • 4.1 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其它理论考察「本」的扩展语义42
  • 4.2 对「本」以外的助数词的扩展语义展开考察42
  • 4.3 扩大采用数据的范围42-43
  • 4.4 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43-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47
  • 个人简历47
  • 发表的学术论文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权玉华;;从认知的视角探析「(ら)れる」的语义扩展机制[J];北方文学(下旬);2012年11期

2 蒋新桃;;“切る”的语义扩展机制分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年11期

3 徐宏亮;;语义扩展模式对日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J];科技信息;2010年13期

4 葛梅;;“取る”语义扩展认识过程浅析[J];青春岁月;2013年13期

5 任鹰;于康;;从“V上”和“V下”的对立与非对立看语义扩展中的原型效应[J];汉语学习;2007年04期

6 陈小英;;日语的语义扩展结构研究——个案“すみません”[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龚萍;闫凤茹;;英汉听觉动词语义扩展对比探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2期

8 付义军;;语义扩展的认知机制[J];青春岁月;2013年15期

9 刘振前,邢梅萍;隐喻的语义扩展和语义创造功能[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10 于康;;语义扩展模式与汉日语对比研究[J];语言科学;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玲;;语言运用中的思维方式与语义扩展[A];新世纪优秀学术成果评选暨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陈彦萍;朱晓战;;基于OWL-S的JUDDIV3语义扩展[A];CCF NCSC 2011——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捧丽;中日颜色词“黄”的语义认知对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王晓东;关于“ほで”多义性的认知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孙雅男;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日语助数词语义扩展考察[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4 邓霖;英语人体名词语义扩展的认知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5 王卓君;汉语新义词语义扩展的认知机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王文聪;基于本体的知识库语义扩展搜索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7 宋芸;认知视角下英汉Soft/“软”的语义扩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袁文恒;基于语义扩展的垂直选择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大学;2011年

9 朱绪芹;关于日语“墜る”和汉语“看”的语义扩展模式[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周欣艺;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いく」和「くる」的语义扩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60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060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2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