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日语适用句的分类、特征及其与存在句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试析日语适用句的分类、特征及其与存在句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适用句 “に一が”句式 存在词あり 语义扩展 用法基础模式
【摘要】:日语适用句采用"Xに(は)YがZ"的格形式,用于叙述"在某种适用条件下某物以某种样态存在",下分"必要适用"、"属性适用"和"主观感受"三类。这个句式虽然谓语类型多种多样,但均源于存在词あり,表示以某种样态存在。通过适用存在句即に格表示适用的存在句的发现,我们可以判断适用句很可能由"に一が"句式的原型存在句扩展而来。存在句在使用的过程中扩展到适用句,句式的意象图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以用法为基础的动态模式。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外语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1.引言日语中有一类特殊的句式———“に?が”句式①,这一句式以“Xに(は)YがZ”的格形式表示多种意义,如存在、存在出现、所有、可能、自发等等。在以往的研究中,益冈(2000)和柴谷(2001)等认为该句式包括谓语是“ある”、“いる”、“できる”、“うれしい”、“姯める”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玲;语言运用中的思维方式与语义扩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刘振前,邢梅萍;隐喻的语义扩展和语义创造功能[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3 龚萍;闫凤茹;;英汉听觉动词语义扩展对比探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2期
4 姚灯镇;;日语中“头”的语义扩展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年S1期
5 曾莹;;汉语“红”与英语“Red”的语义扩展[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尹辉;论人类语言的隐喻性[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2年01期
7 卿红梅;;关于日语[腹]类惯用语语义扩展的认知性分析[J];职大学报;2010年02期
8 朱宁;陈洁;;“Head”语义扩展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9 任鹰;于康;;从“V上”和“V下”的对立与非对立看语义扩展中的原型效应[J];汉语学习;2007年04期
10 吴宏;;人体词“口”在日语惯用语中的语义扩展[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彦萍;朱晓战;;基于OWL-S的JUDDIV3语义扩展[A];CCF NCSC 2011——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王梅;;索引语义扩展的探讨[A];2005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兴伟;崔晓红;;UDDI的语义扩展及分布式实现[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6年
4 刘克彬;李芳;刘磊;韩颖;;基于特征选择和语义扩展的词序列核函数研究[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冯细光;刘建勋;;开放Web服务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A];第18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09)、第5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09)、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孙海明;向辉;张倩;;应用于分布式平台的多媒体播放系统设计与实现[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7 晋松;林鸿飞;苏绥;;基于标签共现的查询扩展研究[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8 何凤英;;关于本体语义描述网格服务的研究[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9 刘艳芳;封化民;丁天昌;;中文视频问答系统研究[A];第二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6)——第15届中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06)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专;数据库推理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陈叶旺;国家农业本休协同建构与语义检索若干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马安;基于知识的协同CAPP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4 赵林;面向查询的多文档自动文摘关键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刘紫玉;多专业领域本体的构建及语义检索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翟海军;面向Web信息检索的知识挖掘[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江泉;构件库系统的语义扩展与本体推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王卓君;汉语新义词语义扩展的认知机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张悦;关于日语的通感表现[D];山东大学;2009年
4 李美子;智能查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5 张洁鸥;基于BPEL的事务流执行引擎架构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熊世轩;基于OWL语义扩展的ebXML在旅游电子商务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7 杨晨;英汉完成体的对比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8 林晖;专利信息检索实验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9 夏磊;基于本体和互信息的查询语义扩展模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王桂花;汉英视觉动词对比研究[D];鲁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44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144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