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试谈日语的暧味表达与语境的依存关系

发布时间:2017-11-06 07:04

  本文关键词:试谈日语的暧味表达与语境的依存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语境 日语 暖昧性 语用含义 依存关系 基本语义 说话人 弦外之音 语气 南东南


【摘要】:正 学习日语的人都知道,日语这门语言与其他外国语不同,具备一种“暧昧性”的特点。这里所说的“暧昧性”,是指日本人写文章或者说话时,经常用一些使人听起来模棱两可或者似是而非的语句。例如、日本人作自我介绍时喜欢说:“私,”打电话开头报自己的姓名时也总是说。这些话本来是好理解的,就是“私(我叫)”或者(我是)”的意思。但是,作自我介绍的人或者打电话的人却非要在句末加上一个或者不可。
【作者单位】: 西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学习日语的人都知道,日语这门语言与其他外国语不同,具备一种“暖昧性”的特点。这里所说的“暖昧性”,是指日本人写文章或者说话时,经常用一些使人听起来模棱两可或者似是而非的语句。例如、日本人作自我介绍时喜欢说:“私吐00亡才力‘,……”打电话开头报自己的姓名时也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光;语境之外[J];汉语学习;1983年06期

2 冷铁铮;;翻译的选词和语言环境[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3年05期

3 张文煜;;解词与语境[J];天津教育;1983年06期

4 丁金国;关于语言风格学的几个问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5 潘永j;语境和语域的研究及其对英语教学的意义(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6 潘永j;语境和语域的研究及其对英语教学的意义(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7 邹科;Come的指示含义与语言交际环境[J];现代外语;1985年02期

8 邓守信;汉语动词的时间结构[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04期

9 缑瑞隆;语境和形容词的有无标志单位[J];汉语学习;1986年05期

10 张敦德;汉语语境的类型和表义功能[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世杰;;利用语境解读文言文[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 孙慕义;;后医学文化语境的性神学[A];江苏省首届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张雅旭;舒华;张厚粲;周晓林;;汉语句子理解中词汇歧义消解的时间历程[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西(木真)光正;;语境与语言研究[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5 高楠;;走向解释的文学批评[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刘俐俐;;后殖民主义语境中的当代民族文学问题思考[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蔡曙山;;语用逻辑研究[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8 瞿麦生;;隐喻的语用学探赜[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9 丁家顺;;语表、语里和语用——对言外之意的语言逻辑分析[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10 黄展骥;;拟似的“歧义谬误”[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瓒;寂寥的当代文学批评[N];北京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王玮;主旋律图书的模样[N];光明日报;2000年

3 邓维东;水墨语言的探索[N];美术报;2000年

4 孟繁华;写作:重返传统[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5 常绍 商务印书馆编辑 汪丁丁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炎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所研究员;向着敬畏迁飞[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6 柯汉林;《东方文化》[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7 宁逸;跨东西方文化语境的学术阐释[N];文艺报;2000年

8 迟惠生 王一川 徐岱 严家炎 朱寿桐 宋伟杰 章培恒 柳存仁;学者谈金庸[N];文艺报;2000年

9 谢嘉幸;一阵阵清新的风[N];音乐周报;2000年

10 黄专;中国美术文献研究的学科定性及命名[N];中华读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景宜;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论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的中国文化书写[D];暨南大学;2001年

2 程波;先锋及其语境: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莫爱屏;汉语话语中推理照应的语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4 聂仁发;现代汉语语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盛若菁;基于语义的比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郑土有;吴语叙事山歌演唱传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徐健;衔接、语篇组织和连贯[D];复旦大学;2004年

8 孙荣实;汉语新词语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金福年;现代汉语颜色词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李炳全;人性彰显和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复兴[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漓云;从语境角度分析英汉互译中语言的得体[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陈顺黎;试析语境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维章;语境因素对翻译的制约和影响[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4 谭弘剑;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伊英莉;语境对隐喻的解释力[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年

6 徐玉红;试论广告文案创作的语境视角[D];苏州大学;2002年

7 朱小平;在有意义的语境中学习语法[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晓峰;[D];安徽大学;2002年

9 陆军;翻译中的语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10 陈喜华;[D];湖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47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147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4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