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从语篇的信息结构论“は”和“が”的用法差异

发布时间:2017-11-20 13:35

  本文关键词:从语篇的信息结构论“は”和“が”的用法差异


  更多相关文章: “は” “が” 信息结构 已知信息 未知信息


【摘要】: 本课题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语篇的信息结构理论分析了“は”与“が”的用法区别,主要探讨了语篇中的信息结构与句子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从整体的语篇层面理解和考察了“は”与“力;”的用法,试图以一个统一的视角考察二者的用法差异。 首先,本文在考察了Chafe、Prince等学者对信息的“已知”和“未知”的定义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的概念。即:对听话人来说“已知信息”是指听话人已经知道的,或者是能够通过共有知识、上下文以及语境推测得到的信息;“未知信息”是指上文中没有出现过的由说话人新传达的信息,还包括听话人不能通过其拥有的知识或者上下文、语境等推测到的信息。其次,本文从信息传递论的角度分析了大野晋(1978)提出的四种信息结构模式,并通过论证否定了其提出的“已知+已知”的模式,证明了信息结构只有三种主要模式,即“已知信息+未知信息”、“未知信息+已知信息”以及“未知信息+未知信息”。然后,本文从语篇的信息结构理论角度出发,通过对语篇中“は”和“が”实际用例的分析,着重考察了与语篇的三种信息结构模式相对应的“は”或“が”的用法,指出了“は”和“が”在信息结构上的使用差异性,得出了以下两点结论: (Ⅰ)信息结构模式为“已知信息+未知信息”的句子使用“-は-”来表达,即“已知信息+は+未知信息”; (Ⅱ)信息结构模式为“未知信息+已知信息”或者“未知信息+未知信息”的句子使用“-が-”来表达,即“未知信息+が+已知信息/未知信息”。 最后,为了证明上述考察结果的有效性,本文以具体的语篇为例对上述结论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上述结论可以适用于对整个语篇中“は”和“が”的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H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楠棣;;试论商务英语中的语言特色[J];企业导报;2011年08期

2 莫英;;语篇衔接在大学英语四级阅读中的应用[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3 车勇鹤;韩猛;;关联理论和词汇衔接对汉语新闻英译之启示——以人称的翻译方法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6期

4 吴木根;;例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5期

5 袁玺;;幽默语篇的产生与理解[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7期

6 吴俊;;论英语定冠词the的语篇指称意义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7 庄玉娟;;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谈英语阅读[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8 陈昕;;论诗歌翻译中英汉语词义和语篇的结构差异及表现[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孙瑞;;汉语思维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30期

10 曲蕾;;认知图式在语篇中对词块记忆的促进作用[J];理论观察;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志成;;比较翻译法[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毛浩然;徐赳赳;;Widdowson和“前语篇”概念——《语篇,语境,前语篇——话语分析中的关键问题》介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徐静;;换言连接成分类型及其语篇特点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朱天文;;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评美国新闻期刊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陈兰;;浅谈英汉习语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振华;;交叉质询双方的语言优势——辛普森案法庭语篇的“情态”分析[A];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高路;黄贤军;莫静清;杨玉芳;;汉语文本语篇语句焦点的确定[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项秀珍;;外交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意义——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董秀芳;;领属转喻与汉语的句法和语篇[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10 王伟;周卫红;;试论语法化理论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以英汉语篇中替代类型之对比研究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九中学 于长保;普通学校高中生有效阅读的教学体悟[N];天津教育报;2011年

2 夏涵冰;稳中求发展 基础加能力[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冯 仑;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N];中国企业报;2005年

4 贵阳市经贸学校 张敏;英语写作课上的教学策略[N];经济信息时报;2006年

5 记者 瞿剑;“只要给我数据,就能找出非典规律”[N];科技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何国庆;重视基础 突出能力[N];湖南日报;2011年

7 张玉洪;互动播出带来电视革命[N];中华新闻报;2004年

8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永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怎样考才科学有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古和敏;浅谈英语泛读[N];四川政协报;2003年

10 郭爱莲(作者单位:郑州航院外语系);试论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N];驻马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春燕;对话语篇的整合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廖艳君;新闻报道的语言学研究:消息语篇的衔接和连贯[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蕾;英汉大众经济语篇中奥运经济的隐喻表征[D];山东大学;2010年

4 王继楠;英汉左偏置句式的句法语篇界面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史成周;汉语叙事性语篇和描述性语篇中的信息包装[D];山东大学;2011年

6 蔡玮;新闻类语篇研究的语体学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7 张良田;语篇交际原理与语文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郭圣林;现代汉语若干句式的语篇考察[D];复旦大学;2004年

9 徐健;衔接、语篇组织和连贯[D];复旦大学;2004年

10 聂仁发;现代汉语语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晓静;从语篇的信息结构论“は”和“が”的用法差异[D];湖南大学;2010年

2 赵璐;语篇递模式在大学英语四级阅读理解教学中应用的实验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瑞丽;从系统功能角度阐释语境在语篇连贯中的作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尤静;英文编者按中的话语主题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5 刘大稳;介入理论视角下新闻评论语篇中评价性语用标记语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爱美;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的英语经济语篇中隐喻的认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宋成方;语篇的宏观等级分析模式[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8 陈寅晓;网络英文旅游景点介绍语篇的体裁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沈燕;学术语类英语语篇模块标注的理论整合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盖黎莉;语篇中的互动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07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207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6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