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补句标志“の”和“ニと”的相互置换——非动词谓语句的主格位置
本文关键词:关于补句标志“の”和“ニと”的相互置换——非动词谓语句的主格位置
【摘要】:本文着重论述日语中的补句标志“”和“”的互相置换。首先,本文总结了诸多先行文献中对“”和“”的相互置换可能性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采集、观察和分析实际的用例,从不同于诸先行文献的角度,即:从非动词谓语句的主格位置的角度出发,对“”和“”的运用场合和运用规律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并对处于此位置上的“”和“”是否可以互换,以及如果可以互换,有什么互换的限制条件等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现代日语中的“刃”和“乙乙”,除了都可以充当名词、形式名词和格助词的用法外,还可以用作补句标志,将它们前面的句子名词化(体言化)。例如: 1)协冲、乙凡含凛令匕协女性l二‘惚扎万育之乙内以 大变含乙胜上。 2)土灯、道接的含影髻以出万协未廿凡力f、非常汇 明乙协括题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E.马隆,孟庆时;重构库恩的哲学:没有相对主义的不可通约性[J];世界哲学;1994年01期
2 ;难与易[J];经贸导刊;1996年09期
3 刘启珍;模糊语义与精确语义的相互置换规律[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4 张大文;句子逻辑效应例释(二)[J];语文世界(小学版);1997年10期
5 舒邦新;字种说[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6 高承珊;设计中的另辟蹊径──浅谈图形想象构成的方法[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8年02期
7 廖学新;人性的尴尬──《蚂蚁》与《军规》误读[J];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8 马相武;网络上的王朔与大众文化[J];中国青年科技;2001年02期
9 ;论摘[J];装饰;2002年02期
10 陈宇虹;科技发展与人性异变——读图时代的摄影与绘画[J];美术研究;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白晨曦;张文珍;何仁;;(PPh_3)Cl_2Ru=CHPh合成及催化交互置换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白晨曦;张文珍;何仁;;钌卡宾催化烯烃异构和交互置换一步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文珍;白晨曦;乐传俊;刘莹;何仁;;直链烯烃交叉交互置换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钟青宝;性贿赂该如何定罪[N];陕西日报;2001年
2 抚宁县 高静宇 何吉;土地化零为整有办法[N];河北科技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陶健;区域旅游旗舰将启航[N];解放日报;2003年
4 湖北省蕲春县财政局 蔡传金 李凯 高丽娟;村级债务制约发展积极寻找化解途径[N];中国特产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孙新友;村级债务如何“解套”?[N];伊犁日报(汉);2005年
6 报记者 张伟光 栾吟之;29个服务站建在居民家门口[N];解放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志强;一种新型磨机粉磨性能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2 李文骥;中国的宪法诉讼探讨[D];郑州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13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213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