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日中V-V型复合动词

发布时间:2017-11-26 08:16

  本文关键词:日中V-V型复合动词


  更多相关文章: V-V型复合动词 词认定 词形成部门 词分类 词主要部


【摘要】:本文试图从词的分类与主要部的角度出发,借鉴影山(1993)的研究成果,对日中V-V型复合动词在词的分类与词的主要部的异同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拙稿由四章组成,构成如下: 第一章介绍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研究现状的探讨,并说明本研究的疑问点所在。在日语方面,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影山的观点,也列举了其他研究日语V-V型复合动词的主要作者和他们的基本观点。另外在汉语方面,汉语V-V型复合动词的研究多集中于“动补结构”复合动词。 第二章讨论了应当如何认定词以及V-V型复合动词的词分类问题。首先分别对日中V-V型的复合形式进行词认定,并根据词认定的结果对其进行分类。在影山(1993)中,用明确的分类方法将日语V-V型复合动词分为词汇型复合动词和语法型复合动词。与此相对,汉语也可以分为词汇型复合动词和语法型复合动词。跟日语一样,汉语也可以利用语法型复合动词能够还原到形态论与语法论的差异性这一点对汉语复合动词进行分类。 第三章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好复合动词的内部构造,有必要进一步讨论中日语的V-V型复合动词的主要部。在以往的研究中,日语V-V型复合动词一般遵循右侧主要部的原则。但是实际上,日语的词汇型复合动词分为“V1、V2主要部”和“V2主要部”两种,语法型复合动词则是“V2主要部”。另外,一般来说,汉语是属于左侧主要部的,但是实际上,汉语的词汇型复合动词分为“V1、V2主要部”、“V1主要部”、“V2主要部”三种,语法型复合动词则可以分为“V1主要部”、“V2主要部”两种。 第四章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鸿鑫;;试析“动词+动词”型复合动词[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8年01期

2 沈力;;关于汉语结果复合动词中参项结构的问题[J];语文研究;1993年03期

3 甄琦;;动词「思う」的使用——对含有「思う」的复合动词的初步考察[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邱根成;サ变复合动词的助词插入用法[J];日语知识;2003年07期

5 石魁义;谈谈汉语动宾式复合动词的教学[J];语言与翻译;1992年01期

6 张登岐;合成动词的结构及其功能[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7 陈苏新;论日语复合动词的语义结构类型[J];外语学刊;1982年04期

8 李汝敏;;复合动词"~かかる"与"~かける"的用法[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6年01期

9 刘明纲;“着”的念法[J];语文建设;1956年05期

10 马凤鸣;;复合动词的构成及其内部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曙纶;陆汝占;陈玉泉;高峰;;论动词的逻辑论元[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翼;复合动词和及物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2 金秀东;日语和韩国语的复合动词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3 杨晓敏;日语复合动词的多义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唐均;苏美尔语的格范畴[D];北京大学;2008年

5 张达球;非宾格性句法配置:句法语义接口[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建芳;日中V-V型复合动词[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2 付赫;复合动词“~こむ”的意义分析及习得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莎;日语中复合动词前项·后项动词的结合条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吴婉淑;义素外现类复合动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贺娜;复合动词中“c洡堡搿钡囊庖宸治鯷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武兰;复合动词的认知[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7 张明霞;表终结义的复合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李曼;关于日汉复合动词构成要素间的意义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源贞;关于复合动词「~ぁかる」与「~ぁげる」的考察[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1年

10 张烁;复合动词“~ハジメル”和“~ダス”的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29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229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8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