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汉字造字模式与日语的“国字”

发布时间:2017-12-16 23:24

  本文关键词:汉字造字模式与日语的“国字”


  更多相关文章: 日语 国字 汉字造字模式


【摘要】:日语中有极少一部分汉字是日本人模仿汉语的造字法而创制出来的 ,日本人称其为“国字”。由于日语自身的特点 ,日语中的国字多为会意字。分析这些国字的造字倾向 ,细究日语国字中会意字的会意手法能一窥大和民族的气质、智慧和情趣。另外 ,通过国字的古今对比 ,亦能窥视出日语在造字、造词方面的流变。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363.9
【正文快照】: 引言汉语和日语分属不同的语系 ,且汉语是表意文字而日语则是音节文字。但众所周知 ,日语使用汉字作为它们的文字表记符号之一 ,且所占比重与日本人自创的以简化汉字草书所得的“平假名”大体相当。汉字之所以能在东瀛落户并为日本人所青睐 ,除了历史原因之外 ,表意文字的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宗元;百年来文字学通论性著作关于汉字结构研究的综述[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杨增宏;;甲骨文会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安丽娟;;六书理论的发展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4 廖志林;;20世纪中国文字起源论说评述[J];北方论丛;2007年04期

5 周淑敏;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6 谢永玲;古今字与通假字、异体字[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常荣;董鹏;;古今汉字构造理论之对比研究[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杨昕妍;周丽丽;;论古今字和同源字的联系[J];才智;2008年07期

9 邹德文;谈书法理论对汉字理论的继承及得失[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贾爱媛;;从汉字构形的系统性论“六书”之“转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瑞;西北屯戍汉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智慧;基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理论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丹;甲骨文基y字形构形与使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曾小鹏;俄亚托地村纳西语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韩同兰;战国楚文字用字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冯靓芸;《汉书》通假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李静;幼儿汉字多元化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鲁六;《荀子》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张晓明;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中博;《说文解字》同体会意字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立稳;传统的“六书”理论与现代汉字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红梅;甲骨文与原始楔形文字会意字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罗荣辉;象形字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晨;章草形体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于海波;泰山石经文字研究[D];鲁东大学;2011年

7 刘伟乾;古文字构件朝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亚元;清代“假借”学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耀明;清代会意学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曹平;《说文解字》第三、四篇误释字汇考[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铃;浅议日语“国字”与中国六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2 王黎;日语“和字”与汉语汉字的渊缘关系[J];日语知识;1997年08期

3 姜晓平;日本文字与中国汉字——兼谈日本对异文化的吸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王运璇;;日本“国字”刍议——从概念整合看国字意义构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5期

5 张丹宇;日语中的“国字”[J];日语知识;2002年05期

6 李洪学;浅谈日语汉字[J];外语学刊;1989年05期

7 田苗;;谈谈日本的「国字」[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8 胡传乃;日本的“国字”[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9年02期

9 ;港台消息[J];语文建设;1984年05期

10 那多;;蒙冤者[J];上海文学;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泉;;日语中女性语的历史成因及其特点[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郑鲲腾;;英语中源自日语的词汇与日语原词的词义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吕乔;;日语“人(ひ と)”和汉语“人家”的自称用法对比[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曲凤鸣;;中文的“~(之)前”与日语的“~前に”“~までに”[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5 池上嘉彦;;日语——“撒旦的语言”[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6 尹仙花;;日语接尾词‘的’用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陈玉泉;;日语中委婉语的语用方式概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谷丽萍;;日语中表示状态的几个词的比较[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陈一平;;浅谈中级日语听力教学及训练方法[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隋福民;黄德根;;面向机器翻译的日语形态素解析方法[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平;日本“国字”趣说[N];中华读书报;2009年

2 ;自动翻译手机有望面世[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 张英杰;使用人教版日语新教材的体会[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赵金波;华夏东瀛一衣带 杏坛桃李一线牵[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晏煜;三问“日语软件人才”[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6 阿然;浅析日语软件人才培训的几个误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7 王寅珊;以麻生闹笑话为鉴,日民众恶补汉字[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阿然;东软欲打造 日语IT人才培训基地[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9 特约通讯员 吴琳;大连打造中国最大的日语IT人才培养基地[N];光明日报;2004年

10 晓琼;300件民国字画网上觅主[N];中国商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海;日语拗、长、拨、促音与中古汉语音韵对应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金秀东;日语和韩国语的复合动词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3 关薇;现代日本语感情表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费惠彬;汉日话题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徐以中;语音听觉反馈对言语发声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6 覃勤;日传悉昙文献与汉语中古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D];浙江大学;2006年

8 熊南京;二战后台湾语言政策研究(1945-2006)[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张颖;现代日语指示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杨晓敏;日语复合动词的多义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婧;日本国字的构成原理及其整理分类[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刘小荣;论汉字在日语中的变迁与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3 才华多旦;藏日语言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闻广益;汉语与日语量词的对比[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闫志章;日语外来语及其社会文化背景[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著清;日汉颜色词使用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7 张添羽;日语年轻人用语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8 夏晓丽;现代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9 尹航;日本女性语的变迁[D];山西大学;2007年

10 袁子凌;英日礼貌语言对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97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297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e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