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与日语音读清音浊音的对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1 22:17
本文关键词:汉语拼音与日语音读清音浊音的对照研究 出处:《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按汉语拼音声母表(b、p、m、f/d、t、n、l/g, k, h/j、q、x/z、c、s/zh、 ch、sh、r/a、o、e、y、w)的顺序对日本政府1981年颁布的《常用汉字表》中的1945个汉字进行逐一考察,用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和音韵学的理论分析了以下三个问题: 1)从母语迁移理论入手对日汉现代子音系统进行比较:从日语本身的语音特点来说,一是清音、浊音、半浊音并存;二是清浊比例大致相当;三是清浊与否区分词义。从汉语本身的特点来说,汉语声母辅音有也有三大特点:其一、分送气、不送气;其二、清音占比重大,在汉语的声母中,除m[m]、n[n]、1[1]、r[z]这四个是浊音外,其余均是清音;其三、送气与否区分词义。由此可知,两种语言音韵系统的差异及各自意义辨别特征的差异是日语学习者清浊混同的主要原因。2)日语音读虽然很繁杂,但是现代汉语字音和现代日语汉字的音读毕竟渊源同一,两者均由我国的上古和中古汉语字音演化发展而来。因此现代日语中保留了大量古代汉语的读音规律,通过对汉语拼音与日语音读汉字在清浊对应上的溯源分析,得知日语中的吴音与中古汉语之间存在着严格的清浊对应规律,汉语语音史上的重大运动—“浊音清化”在日语的汉音中得到充分体现。3)现代汉语拼音声调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中古汉语四声的平、上、去、入以清浊为条件而演变来的。若掌握了中古汉语“平、上、去、入”到现代汉语拼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演变规则,就可以归纳出用现代汉语拼音声调推断日语音读清浊的规律。因此本论文第九章做了以上一些尝试,发现很大一部分的汉字可以通过其声调推断其日语音读的清浊。 发掘汉语拼音和日语汉字音读的对照关系、以及从声韵角度寻找中古汉语在日语中的留存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得以发表,两者之间的联系也随着语音理论和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而有了更为深入的研究,至于到底日语学习者为什么会发生清浊的混同,哪些汉字在日语里是发清音,哪些是发浊音,日语音读汉字的清浊与汉语有哪些联系,似乎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和给出必要的规则。本文拟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进行细致的比较,从而揭示出其间的清浊对应规律.并发掘了用汉语拼音声调推断大部分常用汉字日语音读清浊的规则。这些研究是以前所没有的,或许这对古汉语的研究及日汉两种语言的学习都将是一个有意义的新课题。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H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力;汉语对日语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5期
2 姜光辉;对日汉语语音对比教学法探索[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3 黎新第;;近代汉语声母全浊清化研究述评[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李无未;日本汉字音的时间层次及其确认的证据和方法[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5 杨寒青;;日语当用汉字音读与汉语读音的关系[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Z1期
6 刘淑学;日语拨音音节汉字的音读与汉语音韵的对比研究──兼论研究日语汉字音读的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7 王保田 ,王诗荣;汉语声母与日语汉字读音的对应规律[J];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1期
8 邵永华;日汉语音差异的比较[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9 成春有,游衣明;日语吴音汉音子音差异比较研究[J];外语研究;2004年03期
10 吉牧;从日本文字的发展看日本汉字的音读与汉语拼音的关系[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玉;日中子音的对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17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317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