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句中日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5 07:32
本文关键词:条件句中日对比研究 出处:《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绝文逸取在日悟的条件句中具有代表性的「ナラ」句作力研究对象,利用《中日对译语料库》选出887个「ナラ」的对译例子,以益冈关于「ナラ」的分类力基准,将「ナラ」分为9种形式,即「(ル)ナラⅠ」,「(ル)ナラⅡ」,「(ル)ナラⅢ」,「(ル)ナラⅦ」,「(ノ·ン)ナラ」,提题を表す「ナラ」,「(タ)ナラ」,「ナラバ」,「ナラ惯用表现」。然后对其翻译倾向进行总结,考察结果如下所示 ①[(ル)ナラⅡ」、「(タ)ナラ」、「ナラバ」、「ナラ惯用表现」形式,常译为“如果P,Q”和无标形式。 ②「(ル)ナラⅠ」和「(ル)ナラⅢ」的汉译,理论上应该是“如果P,Q”,但结果是元标形式最多,也出现了“既然P, Q”形式。 ③「ナラⅦ」的双译中,,理论上“既然p,q”最多,但结果是无标形式最多。“既然P,Q”只有2个。甚至出现了“若是”的形式。 ④「(ノ·ン)ナラ」的汉译中最多的是“如果P,Q”,其次是“既然P,Q”。在其他的「ナラ」形式中,在无林形式前添加关联词,汉语也是通顺的。但在「(ノ·ン)ナラ」中的无林形式加了关联词后,根多的句子变得不通啧。 ⑤「提题を表すナラ]常译成无林形式,理论上「提题を表すナラ」没有假定的意义,在汉译中应该不会存在“如果P, Q”形式,但结果显示“如果P, Q”形式出现了3个。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6;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雪香;;“既然……(就)”的语法化[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1331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33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