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条件表现的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 条件表现 中日对比 对应类型 中日异同 出处:《湖南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近年来围绕日语条件表现展开的研究越来越多。日语条件表现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并且各个形式都具有各自的特征,各个形式之间都有着微妙的用法以及意义上的差别。这些微妙的差别虽然对于日语学习者而言是一个难点,但同时,通过考察这些形式各异的条件表现的差别,可以发现隐藏在条件表现后面的深层的理论。 本文以条件表现中具有代表性的れば、たら、なら、と为中心,通过中日比较,试图发现、解决条件表现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文在第一章中提出条件表现对比研究的目的、意义,整理有关条件表现的先行研究,并对一些基本的定义、方法进行了规定。在第二章中,本文主要讨论レバ形式条件表现的意义以及用法,用中文中提出的理论检讨了レバ的意义,并考察了“用法的扩张”等问题。第三章主要考察タラ的用法意义,分析了其用法以及与中文的对应关系。第四章主要关注了ナラ的意义以及用法,特别是会话文中ナラ的用法及其表现的对听话人的考虑。第五章中,本文以ト为中心进行了意义和用法的考察,并对其与中文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说明。 在考察中可以看到,中日关于条件表现的分类有很大的差别。日本语言研究者一般将目光放在レバ、タラ、ナラ、ト的形式上的差别上,而中国学者多将目光放在意义关系上进行分类考察。将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对于条件表现的研究来说很有必要。本文在用日文研究者得到的理论对中文条件表现进行考察,并从中得到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这些都放在第六章进行说明。在最后,本文使用中文连词的分类,提出了中日条件表现的对应的一种类型,希望对中日语翻译有所帮助。 本文的意义在于提出中日对比的一个视点,对于中日条件表现的细节并没有一一讨论,今后希望能将这一工作更加细化,提出更具体的条件表现的对应类型。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round the Japanese conditional performance. The Japanese conditional representation has diversified forms and each form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subtle differences in usage and meaning between different forms. These subtle differences are difficult for Japanese learner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of these different forms of expression of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underlying theory hidden behind conditional performance can be found. This paper, focusing on the representative representation of conditional performance, tries to find out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nditional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ontrastive study of conditional performance, arranges the first research on conditional performance, and provides some basic definitions and methods.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the formal conditions, and reviews the meaning of "the extension of usage" with the theory put forward in Chinese.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usage and its correspondence with Chinese. Chapter 4th mainly focuses on the meaning and usage, especially the usage and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hearer in the conversational text. Chapter 5th. In this paper, the meaning and usage are investigat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with Chinese is explained. From the investigation, we can see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of conditional performanc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s very different. Japanese language researchers generally focus on the formal differences in the expression of conditions. However, Chinese scholars mostly focus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meaning rela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the two 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conditional expression. This paper uses the theory obtained by Japanese researchers to study the conditional expression of Chinese. To conduct an investigation. In the end, this paper us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conjunctions to put forward a corresponding type of performance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conditions. I hope it will be helpful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is to put forward a point of view of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he details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dition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have not been discussed one by one. It is hoped that this work will be further refin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types of conditions will be put forward in the future.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H3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柏青;“二十四韵”语境别义──《二十四诗品》作者补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冯智强;汉英对比研究的又一座高峰——华东师范大学潘文国教授汉英对比思想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黄育红;现代汉语“V进NP里”格式[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4 张文国;《左传》“也”字研究[J];古汉语研究;1999年02期
5 何慎怡;汉英双宾语句比较[J];古汉语研究;1994年S1期
6 周有斌;国内百年汉语代词研究概述[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7 丰竞;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语义分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潘文国;从“了”的英译看汉语的时体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申连云;隐性因果关系的研究与翻译[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胡明扬;刘复《中国文法通论》读后[J];汉语学习;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金廷恩;;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与完句成分研究[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2 郭锐;;语义等值和汉语虚词的意义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3 史慧媛;;“或者”类选择复句语序的初步考察[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蔡红录;周静;;古汉语语法和语序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赵晓伟;韩群;;单用“X是X”的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潘文;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方欣欣;语言接触问题三段两合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周统权;汉语动词配价理论及其神经心理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尚新;语法体的内部对立与中立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韩玉国;范畴语法与汉语非连续结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7 胡培安;时间词语的内部组构与表达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朝格吉乐玛;“时”概念的蒙汉语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彤;俄、汉语时间范畴多视角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10 丰国欣;第二语言认知协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莲;《水浒全传》的数量表达方式[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韩淑华;汉语的“什么”与英语的“what”[D];延边大学;2001年
3 白瑞雪;“动词+在+地点名词”结构中的重新分析现象[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4 张巍然;命题及其表述:英汉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5 刘瑛;现代汉语正反问反问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6 邓晓华;疑问句的功能偏离——转喻功能及其实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郑敏惠;福州方言“有+VP”句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丁俊苗;《醒世姻缘传》复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荣贤;《新书》动词及相关句法现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孟德腾;现代汉语NP的VP的演变[D];山西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81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481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