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话语中“メタ言语”的功能

发布时间:2018-03-11 08:19

  本文选题:话语 切入点:メタ言语 出处:《吉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メタ言姙(汉语中有“原语言”的译法,但由于含义也比较模糊,因此这里仍使用日语的说法)”很早以前在语言学界就被作为语言的六大功能之一。只是到目前为止,在现有的语言学文献中还找不到其准确定义。这主要是因为它的多用性,它可以被不同的研究领域借用过来加以使用。比如语言学中的音声学,语义学;从日本语教育这个角度上来说,因其显著的语言功能,也被广泛使用。可是,无论“メタ言姙”使用有多广,总是脱离不开“关于语言的语言”这一被人们公认的“メタ言姙”的特性。 笔者正是因为意识到了“メタ言姙”它在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语言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广泛的使用性,因此选择了这个先行研究较少,尤其是从谈话分析角度的研究更少的这一课题。 本文主要是通过在“对谈采访”这一特定语境中,“メタ言姙”存在的形式、出现的频率、使用的意义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例句收集、比较、归纳和整理的工作。从文章开始介绍先行研究,到把“メタ言姙”引用到对谈采访这一特殊语境,再到笔者通过自身的调查与分析得出“メタ言姙”在对谈采访中反映出的新的独具特色的功能,文章是有步骤地,一环扣一环最终延伸到结论的。 本文对中日50篇的对谈采访做了综合性的整理,并通过学术分析设计出了一份有助于把握主旨的统计表。得出的结论是: 第一,“メタ言姙”在谈话资料当中、无标的用法多过有标的用法。有标的“メタ言姙”也就是可以从句子的形态上去把握的“メタ言姙”,它对谈话的结束性作出一定的贡献。无标的“メタ言姙”即在语境中体现出的“メタ言姙”,特别对谈话的一贯性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第二,在对谈采访中的“メタ言姙”体现出以下特征: 1)采访者擅于运用“重复”、“听闻”、“确认”等“メタ言姙”的方式,起到使谈话不唐突的,顺利进行下去的目的。具体来说,又有以下几方面: A.首先是“重复”。采访者通过重复对方谈话中的某一语句,促使对方着眼于采访者所关心的焦点问题继续深入、详细地说明或陈述。通过“重复”,使得原本属于被采访者一个人的单调的陈述,即而转变成谈话双方针对某问题的探讨。同时又能显示出采访者在听对方讲话的时候是100%聚精会神的。这样,原本属于一个人的信息,也就很自然地被采访者以至于读者所共有了。这时的反复起到的就是一种聚焦话题的“メタ言姙”的功能。 B.其次是“引用”。“引用”是采访者通过转述别人的话,委婉地向被采访者提出问题。因为当有时采访者突然想要对被采访者的隐私之类敏感的话题提问时,采用直接的疑问方式往往是不适合当时的谈话气氛的。在既不引起对方的反感,又能达到采访者提问的目的的情况下,使用“引用”这一手段,更能起到委婉地转移话题的“メタ言姙”的功能。 C.最后是“确认”。所谓“确认”,是指采访者在倾听了对方一段讲述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对其加以总结和概括,并用“确认”的方式,引导被采访者延续自己的思路进行相关的思考和回答。这样一来,被采访者讲述的一段引起了采访者注意的话,就通过采访者的“确认”,变成了一个比较稳定和持续的话题,在两人当中进行下去。这时的“确认”,很巧妙地起到了固定话题的“メタ言姙”的功能。 2)被采访者擅于运用“修正”、“换言”、“补充”等“メタ言姙”的功能,可以使自己的语言更加完善。进而使得双方的谈话在不存在误会的情况下,顺利地进行下去。 另外,在整理了50篇的对谈采访后设计出的表格中不难看出,“重复”,“引用”和“确认”这三种“メタ言姙”的功能在整个的对谈采访资料中所占比例较大。这与笔者在对对谈采访这一特殊语境下的“メタ言姙”的功能的假说,恰恰是一致的。采访者与被采访在对谈中都有他们各自不同的分工。采访者一般是处在提出问题,调整气氛,引导被采访者的思路,这样一种角色上。因此就需要大量地使用恰如其分的“メタ言姙”的手段,来控制整个谈话。另一方面,被采访者通常是处在一种被人引导,尽可能地完善自身回答的角色上。因此他们使用“补充”,“换言”之类的“メタ言姙”也就比较多。 此外,通过考察“メタ言姙”的功能,也可以明显地看出“メタ言姙”对于话语的衔接性和一贯性所做出的贡献。 综上所述,在对谈采访的资料中,客观地反映出了“メタ言姙”确有其特殊的功能,同时又说明了作为专业的语言学人员,确有对其研究的必要。“对话”是语言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涉及的面广,更新的速度快。而对话中的“メタ言姙”不过是言语大海中一朵初见端倪的浪花。由于目前可查的关于“メタ言姙”的文献资料还比较少,加之专对艺人的对话素材有限,研究中不免存在着不周和不深之处。正因如此,作为今后的研究课题,笔者计划从日中对比的角度对“メタ言姙”这一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设想用认知心理学理论解读这种语言现象。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H36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倩;;从话轮转换看中文电视谈话节目权势关系——以《面对面》节目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孔杰;;会话对答结构归纳及其对听力理解的影响因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3 于淼;;关于日语敬语与礼貌原则的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4 刘元满;;高级口语教材的话题、情景和话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董敏;;主持人话轮转换分析——2007春晚主持人话语的个案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王知津;谢丽娜;韩正彪;;当代情报学理论思潮:后结构主义[J];图书与情报;2011年06期

7 王瑶;;浅析日语中女性语的交际心理[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8 秦石美;;日语学习者与日语母语者的邀请会话对比[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8期

9 邹乃馨;;浅议日语当中的被动与授受表达[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3期

10 彭榆琴;;日常辩论中的推理结构探析——从语用学与语用逻辑的视角[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陈咪咪;;浅析日语自他动词使用的语用意识[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许静;辛亮;;新媒体环境下公共领域的建构——从“黑砖窑事件”谈起[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3 吴学辉;;说“好个N!”[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许娜;;电视访谈类节目中回声陈述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郝蕊;;外来词撼动不了汉语——日本外来词输入带给我们的启示[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6 卢骁;;“猫”惯用句的中日对比研究——基于隐喻认知视角的考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彤;;“千钧一发”与“危j_一氷”的认知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郝蕊;;以日本为例试论翻译视阈下汉字的翻译功能[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崔智英;电视访谈的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朱娅蓉;教师启动的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陈丽霞;戏剧话语语用修辞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陈小兆;《卖花女》话语文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梁晓玲;现代汉语引发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佟庆;从认知语义学角度看“ウツ”的多义性[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玉婷;汉语会话他启自修型修正的互动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露;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とこ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肖宏;话轮转换中的话语标记在中央九台《对话》栏目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余茜;中美电视访谈节目话语对比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玉兰;古代汉语动词的概念结构及其句法后果[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唐卓;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话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邱乐乐;言语交际中话语关系的建立和保持[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叶林;关于日本语动词继续性与瞬间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973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5973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5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