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跨文化在日语教育中的导入——评《跨文化理解与日语教育》

发布时间:2018-03-21 03:48

  本文选题:日语教育 切入点:跨文化理解 出处:《大学教育科学》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当前,国内高校外语教育学科基本都以"语言文学"为学科专业名称,日语当然也不例外。"日语语言文学"这一学科名称凸显出高校日语教育中重视日语语言基本技能培养的目标而轻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实问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反映社会文化。荷兰文化学学者霍夫斯泰德提出的"文化维度"理论,是迄今为止在跨文化交际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文化维度,就是从国家层次的视角来衡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价值取向的标准。这一理论
[Abstract]:At present, the major names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re "language literature". Of course, Japanese is no exception. The title of "Japanese language Literature" highlights the practical problem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basic Japanese language skills in Japanes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le belittling the practical problem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ultivation.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it reflects social culture. The theory of "cultural dimension" put forward by Dutch cultural scholar Hofstedt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theories in the field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up to now. Is from the national level perspective to measur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standard of value orient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
【基金】: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教改项目“跨文化视角下日语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教改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英语专业二外日语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分类号】:H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伟;新世纪中国日语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会议纪要[J];日语知识;2001年02期

2 谢亦瑜;高职日语教育初探[J];云梦学刊;2001年04期

3 胡以男;日本的日语教育与日语教授法管窥[J];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02期

4 胡以男;中日日语教育考察——神户大学留学生中心日语教育考察所思[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日语教育振兴协会介绍[J];出国与就业;2002年17期

6 周新平;关于日语能力考试“出题基准”的变化及发展趋势[J];日语知识;2003年06期

7 胡振平;中国日语学研究的可喜收获——兼评《日语口译学论稿》[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年01期

8 ;“朝日”让你开口说日语[J];成才与就业;2005年20期

9 廖瑞平;;学习日语口译技巧[J];成才与就业;2006年09期

10 冯立华;;初、中级日语教育的指导方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静;;大学日语专业精读教材词汇研究——关于《新编日语》(1-4册)[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宋晖;高端学术会议提升中国日语教育水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姜乃强;赴日留学与日语教育呈现新动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张帆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文化软实力解读之日语国际推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章红雨;《标准日本语》缘何畅销20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凌蓉;关于日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字句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次仁德吉;有关日语委婉表达的考察[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崔艳茹;论古汉语“唇音”在日语中的演变[D];黑龙江大学;2015年

3 贾修龙;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日语因果条件句汉译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王莹;日语复句的误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5 高春元;关于山口喜一郎的日本语教育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6 薛爽;关于日语中含有“l”的单词的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7 柴春苗;日语授受表现「テクレル」「テアグル」的习得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8 张津维;日本语境中的中国语源外来语研究[D];海南大学;2016年

9 平腾飞;济南高中二外日语教育的现状、问题、前景[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10 王笑楠;关于汉语的“的”和日语的「の」的对比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42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642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b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