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谈日语形容词的典型语义特征

发布时间:2018-03-21 09:55

  本文选题:日语形容词 切入点:词类划分 出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词类划分是日语语言学界争论已久的话题。本文参考汉语该方面的研究 ,从语义学角度将日语形容词分为状态形容词和性质形容词 ,整理归纳日语形容词的典型语义特征 ,以大致理清处于同一连续统中的形容词的相关词类以及形容词内部下位分类在语义层面上的区别与联系 ,并以此对某些语言现象加以解释。
[Abstract]:The classific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has long been a controversial topic in Japanese linguists. Referring to the research in Chinese, this paper classifies Japanese adjectives into state adjectives and nature adjectiv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s. To sort out the typical semantic features of Japanese adjectives, to roughly clarify the relative parts of speech of adjectives in the same continuum and the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adjectives' internal lower classification on the semantic level, In this way, some linguistic phenomena are explained.
【作者单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六系
【分类号】:H3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多勤;关于日语中所谓形容动词的词性问题[J];外语学刊;1983年03期

2 冷铁铮;;形容词的概念和分类[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6年04期

3 赵博源;;汉日形容词比较[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9年01期

4 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的体及形态化历程[J];中国语文;1998年06期

5 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典型特征[J];中国语文;2000年05期

6 刘桂敏;;日语形容动词的摇摆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198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巧云;;联合四字熟语的句法功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6期

2 王付君;;性质形容词的价[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甘斐哲;邱凌;;《庄子》形容词作定语情况考察[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徐枢;谭景春;;关于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词类标注[J];辞书研究;2006年01期

5 刘朝华;;“形名”组合与“形的名”组合[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王文丽;赵军;;极性程度副词对形容词的选择限制[J];大家;2010年19期

7 陈艳芳;;英汉感叹句对形容词的选择[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8 陈明富;;古汉语形比句量值补语的历时考察[J];古汉语研究;2012年03期

9 胡承佼;;“A着呢”语串的构成差异及其演化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王长武;;复动补充复句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董贤玲;;否定副词“不”“没(有)”与句末“了”同现关系的若干考察[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爱玲;汉语、印尼语限定性与描写性状语对比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4 朴锦海;汉韩频率副词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龚娜;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德岁;谓词性主语与谓词性宾语不对称现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孙凡;现代汉语结果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王倩;现代汉语增量与减量构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李晋霞;现代汉语定中“V双+N双”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崔诚恩;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敏;现代汉语广义领主属宾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江苗;马山壮语“形容词+NP”结构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敏;“的字结构”与“の字结构”的异同考察[D];南昌大学;2010年

4 宋艳;枣庄话状态形容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国松;双音形容词内部的句法功能一致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涛;汉语中程度表达与状态表达的冲突与融合[D];暨南大学;2011年

7 邓欢;“大”及“大”族副词的意义及其演变[D];暨南大学;2011年

8 罗X;甘肃宁县方言起始体标记“开”的多角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小聪;作定语的“好好儿”的考察与对外汉语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闫文硕;状语维度的现代汉语双音性质形容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ames D.McCawley ,张伯江;汉语词类归属的理据[J];国外语言学;1994年04期

2 朱德熙;;从方言和历史看状态形容词的名词化[J];方言;1993年02期

3 江蓝生;“着”字例证献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4 沈家煊;类型学中的标记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01期

5 张伯江;;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J];中国语文;1994年05期

6 张国宪;;现代汉语的动态形容词[J];中国语文;1995年03期

7 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1995年05期

8 李宇明;;非谓形容词的词类地位[J];中国语文;1996年01期

9 沈家煊;;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J];中国语文;1997年04期

10 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的体及形态化历程[J];中国语文;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冷铁铮;;形容词的概念和分类[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6年04期

2 李奇楠;日语形容词“いい”的语用功能分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8年03期

3 刘顺;语法和词汇关系的共时与历时透视[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刘顺;论语法和词汇的关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崔香兰;张红艳;;日语古典语法入门(3)——形容词·形容动词[J];日语知识;2008年12期

6 颜文婕;;汉语词类划分问题研究[J];魅力中国;2010年01期

7 卢仲逖;英语词类划分溯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8 虞崖暖;;关于接尾词“~がる”的用法(下)[J];日语知识;2006年11期

9 史冠新;;现代汉语语气词界说[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10 吴新民;顾超美;杨战胜;;词类范畴研究述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晨光;蔡东风;;利用语义特征生成搭配[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梁源;黄良喜;;再探讨汉语实词的句法类别不定——从词类原型的语义特征出发[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3 谢英;;关于“NP+不+X+谁+X”句式[A];福建省辞书学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4 甄超;郑涛;许洁萍;;基于音乐语义信息的音乐流派分类研究[A];第五届全国信息检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沙润霞;;从双宾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双宾句的句法形式考察一类“动宾结构+宾语”句式[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毕玉德;程兰涛;;韩国语动词语义分类树的推导[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许小星;亢世勇;;补语语义指向的制约因素[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8 程娟;平西建;;基于GNPIM_k和SVM的文本图像检索[A];第二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NCIRCS-2005)论文集[C];2005年

9 王茹;邢毓华;;古建筑领域本体构建研究[A];首届工程设计高性能计算(HPC)技术应用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苏岚;;四种隐喻意义结构下的隐喻翻译[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微软中国研究院 陈正 李明镜 马维英;互联网上图像信息检索[N];计算机世界;2001年

2 ;手机垃圾短信拦截技术方案亟待推广[N];人民邮电;2008年

3 ;“短信防骚扰”需要先进方案支撑[N];人民邮电;2007年

4 郎晓黎;以简单破解手机安全[N];通信产业报;2008年

5 记者 钱戈;过滤垃圾短信 用户终身免费[N];人民邮电;2009年

6 陈殿清;网秦引领手机安全防骚扰进入3.0时代[N];人民邮电;2009年

7 邢福义;“救火”一词说古道今[N];光明日报;2007年

8 ;手机安全需要人性化“管家”[N];人民邮电;2007年

9 实习生 程宇婕;“信息管家”管得住垃圾短信吗?[N];科技日报;2009年

10 ;可搜索的视频:又一座金矿[N];网络世界;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梅;阿美语动词的语义特征及结构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崔惠玲;韩国语词类学的历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石德富;台湾卑南语构词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俞一彪;基于互信息理论的说话人识别研究[D];上海大学;2004年

8 韦娜;基于内容图像检索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9 吕凝;基于内容的视频数据库多模式检索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张景霓;毛南语动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佳;现代日语形容词连用形的名词化用法[D];山东大学;2010年

2 曾晓进;固定结构“不一定”的立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远志;特征模型重构与历程顺序无关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4 姚淑艳;现代汉语存在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5 屈正林;现代汉语的状补可换位成分[D];南昌大学;2005年

6 王淑良;安化羊角塘方言被动句的句法[D];湖南大学;2006年

7 王冬;基于语义特征的文本聚类的研究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8年

8 王璐;二十一世纪英汉新词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张秀丽;公安预审中的模糊限制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向柠;湖南武冈方言被动句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43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643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6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