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存在句“V着”与“Vてある”再考
本文选题:存在句 切入点:“V着” 出处:《外语研究》2011年05期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影山(1996,2001)的〈行p骸怠碮 化〉〈状aK〉动词语义结构观点,在分析了日语"Vてある"动词语义基础上,就汉日存在句"V着"与"Vてある"的对应关系与汉语"V着"动词进行了分析比较。从分析结果可知,弄清汉日动词语义结构特征是考察"V着"与"Vてある"句法功能的关键。
[Abstract]: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emantic structure of the verb "line / skeleton" (1996 / 2001),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the Japanese verb "V" and the verb "A K",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emantic structure of the verb.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V Zhe" and "V Zhe" in Chinese and Japanese and the verb "V Zhe" in Chinese. From the result of the analysis, we can see that it is the key to investigate the syntactic function of "V Zhe" and "V Zhe" to understand the semantic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verbs.
【作者单位】: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分类号】:H36;H14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临定;动词的动态功能和静态功能[J];汉语学习;1985年01期
2 宋玉柱;完成体动态存在句[J];汉语学习;198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庆倩;;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内部时间结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郑汀;;从动词语义概念探讨存在句“V着”与“V了”[J];大家;2011年22期
3 王媛;;谓词性结构的事件性和现代汉语进行体标记的语义分析[J];当代语言学;2012年03期
4 刘杰;;“标准—扫描—目标”图式与“也”的叠用和独用[J];汉语学习;2010年02期
5 税昌锡;动词界性分类试说[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郑汀;冯素梅;;静态存在句“V着”语义再考——兼与日语「Vている/Vてある」比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年02期
7 高文成;张丽芳;;英汉存在句结构的定量认知对比研究——以BNC和《围城》为语料[J];外国语文;2009年04期
8 郭志良;;时间副词“正”“正在”和“在”的分布情况[J];世界汉语教学;1991年03期
9 刘杰;;位置动词的概念结构及其句法制约[J];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04期
10 塔广珍;静态动词研究[J];逻辑与语言学习;199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媛;事件分解和持续性语义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3 余成林;汉藏语系语言存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春红;现代汉语位事范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高明乐;题元角色的句法实现[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7 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王葆华;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D];复旦大学;2003年
9 延俊荣;给予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潘文;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娟;现代汉语存现句的构式语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周波;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汉语“V+给”结构中“V”的新变化[D];西南大学;2011年
3 龙俊宇;泰国留学生汉语存现句习得过程和言语加工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李彩凤;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介词“在”与“从”的对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樊敏;以英语为背景的学习者习得汉语存现句偏误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杜婷;现代汉语口部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王茹花;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存在句错误的认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牛长伟;《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动词配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施栋琴;进行概念的表达和情状类型——英汉对比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10 李杰;蕴涵静态义素的动态词考察[D];河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志刚;;“是”字存在句——兼析“有”字存在句[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2 赵美娟;;关于存在句的几个问题[J];英语自学;1999年04期
3 王继元;;谈存在句的使用[J];语数外学习(高考英语);2011年03期
4 宗恒然;存在句中есть的使用规律[J];中国俄语教学;1986年04期
5 曾常年;现代汉语“A满是B”存在句的构成和理解[J];汉语学习;1998年01期
6 宋玉柱;定心谓语存在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年03期
7 徐存良;浅谈俄语存在句的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的语义特征[J];外语教学;1992年03期
8 何乐红,邓巧玉;存在句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J];湖南商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9 李秀;试论现代汉语存在句式[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10 宋玉柱;;名词谓语存在句[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丽明;;小议пока не与until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汪洁;方琴;;运动性失语症动作命名困难的语言治疗[A];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康复医学论坛、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会议、北京康复医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聂文龙;鞠实儿;;偶然对象的模态逻辑方法[A];2005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胡考峰;;浅析L-V-N类存现句的句式语义[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闫丹辉;;越南语动词语义分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6 罗贤;宋正国;丁国旺;;汉语语篇中光杆名词的指代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李美霞;;认知功能视野下的汉语存现句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孙旭东;;现代汉语四种隐现句式的篇章制约因素[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9 彭玉海;;动词转喻与题元结构的认知语义功能分析[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彭玉海;;动词转喻与题元结构的认知语义功能分析[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黄忠廉 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翻译科学研究院;“太大而不能倒”而非“大而会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成林;汉藏语系语言存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高文成;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英汉存在句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刘阳;俄汉简单句命题语义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李秋杨;汉英思考类动词语义的多角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杨华;俄英句子命题结构的称名学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孟艳华;事件建构与现代汉语结果宾语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7 任雪梅;论俄语的空间范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阿克里·先木西;维吾尔语表语—系动词谓语结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孙志农;词汇意义与构式意义的互动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张珂;英汉语存现构式的认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秋菊;存现句系列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丽娜;试论静态“V着”存在句的主观性[D];山西大学;2010年
3 孟宪华;《醒世姻缘传》存在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立梅;存在句时空关系的认知研究与存在句教学[D];新疆大学;2011年
5 陈政;俄语空间范畴及其在存在句中的运用[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0年
6 堤千~,
本文编号:1678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678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