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记性理论于日语初级听力教学的研究
本文选题:标记性 + 日语习得 ; 参考:《外国语文》2013年04期
【摘要】:诞生于音位学研究的标记性理论在语音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不言而喻,但同时由于标记现象普遍存在于读音、单词书写、句法、段落和语篇等语言的各层次中,它在语言教学的其他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文章拟根据标记性理论,以日语学习者的听力学习为对象,考察听解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辨音、词(词组)、句子三方面的障碍,找出问题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和针对性措施,以期提高日语教学领域的教学效果并有助于该理论在日语习得中的研究。
[Abstract]:The markedness theory, which was born in phonology, is self-evident in the teaching of phonology,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commonly found in the various levels of pronunciation, word writing, syntax, paragraph and discourse, and so on.It also has extensive application value in other 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Based on the markedness theor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common obstacles in the process of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 the process of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uch as phonological discrimination, word recognition, sentence comprehension, and th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of Japanese learners.To find out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and targeted 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in the field of Japanese teaching and contribute to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in Japanese acquisition.
【作者单位】: 四川外国语大学日语系;
【基金】:四川外国语大学2011年教学改革项目“日语专业四级考试指导对策”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H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尹松;;日语专业初级阶段听力教学的可能性[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年02期
2 王鲁男;;标记性在语际迁移中作用的反思[J];外语学刊;2010年05期
3 修刚;;转型期的中国高校日语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04期
4 王鲁男;;标记性与二语习得[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王鲁男;L2语音语际迁移的多维解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12期
6 谢朝群;何自然;;语言模因说略[J];现代外语;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鞠红;;模因论视域中的“低调陈述”修辞含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张文凤;;语言模因在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中彰显特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李慧;谢道兵;;“×哥”传播的模因论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熊婷;;广告词的模因论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5 唐国平;李斐;;攀枝花专有名词的模因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6 尹剑波;;翻译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申磊;;汉语社会称呼语的模因现象[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吕丽盼;;从模因角度对比英汉语词句[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9 王淑芳;;模因论对英语教学启示的研究[J];才智;2010年13期
10 李婷;;模因论视域下对传统英语教学手段的再思考[J];才智;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翠玲;安静;郭晓暹;李佳美;杨雯;;运用“模因论”培养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的尝试[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陈洁;;广告归化翻译策略的模因论角度探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云健;传播与传承视角下基于模因理论的元音系统演化计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军帅;当代汉语新词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陈圣白;口译研究的生态学途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崔维真;跟语序有关的不对称现象专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博;反义形容词有无标记与二语习得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陈婷;模因论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晓辉;语言迁移对藏族英语专业学生英文写作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朱蓓华;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新闻标题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项靓;英语硕士论文中的语言模因现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冯梅花;语言模因视角下的言语幽默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邵艳;美国体育新闻标题中强势模因的语用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邓雯;现代汉语流行语句模模因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慧娟;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的语言模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亚男;模因论视角下的赵本山小品特点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定栩;;关于“有标记”的歧解[J];当代语言学;2006年01期
2 蔡少莲;;模因论与语言变异[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王初明;;从补缺假说看外语听说读写[J];外语学刊;2006年01期
4 袁博平;第二语言习得的普遍失败应归咎于功能语类吗?[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4期
5 文秋芳 ,丁言仁,王文宇;中国大学生英语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语料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4期
6 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2期
7 徐盛桓;;相邻关系视角下的双及物句再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4期
8 熊学亮;;英汉语双宾构式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4期
9 石毓智;;语法规律的理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6期
10 戴炜栋,刘春燕;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婷;;多媒体在日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3期
2 范云霞;王晋茶;;日语听力教学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02期
3 李军;卢学梅;;日语听力教学方法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02期
4 赵凌;;文化标记性理论初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柴婷;;英语反义词对的标记性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何晓勤;;浅谈英语标记象似性的修辞功能[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年02期
7 黄瑞红;;语言的标记性与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关系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薛扬;丁崇明;;高量绝对程度副词功能的标记性考察[J];求是学刊;2010年03期
9 杨炳钧;王建;李文涛;;多重主位的界定与序列结构[J];外语学刊;2006年04期
10 林丽云;;普遍性假设与中介语发展[J];消费导刊;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继英;;网络英语新闻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赵凌;;文化的标记性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薛显森;郭善明;;无毒棉优系的选育及存在价值[A];中国棉花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七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吴红岩;;汉英主题结构对比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徐向东;;浅析日语听力教学[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2年
6 李树光;黄启新;;元认知与初中英语听力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7 刘英凯;王婷婷;;移情类移就修辞格的标记性特征及其修辞特色[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孙丽红;;用Question Manager进行英语专业听力课教学[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9 孙丽红;;用Question Manager进行英语专业听力课教学[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余继英;;网络英语新闻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秋媛;重视听力教学[N];吉林日报;2010年
2 寿光现代中学 赵莉;高中英语课堂听力有效性教学探究[N];学知报;2010年
3 赛文;IBM大机OS安全更严密[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4 金溪一中 李育芳;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N];抚州日报;2010年
5 张鑫华;肺癌有望实现早诊断[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6 王辉;从商标的显著性特征谈中小企业的商标选择[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7 ;有个性没个性 一看包装便知[N];中国包装报;2005年
8 陈劲宏;单科课表轻松做[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梅贤明 本报通讯员 汤求忠;巧解疙瘩[N];人民法院报;2006年
10 白玛曲珍;英语听力教学初探[N];西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兆金;维汉接触中的母语干扰机制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2 邓云华;汉语联合短语的类型和共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牟章;英汉标记现象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朱音尔;南北吴语互通性不对称现象的音系学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曹火群;题元角色:句法—语义接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张征;《红楼梦》人物换称的语用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海艳;英语冠词系统习得中的标记理论与语言迁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8 张勤;标记与英语主题句习得[D];复旦大学;2012年
9 朱燕;法语听力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10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毅;听力策略与中学英语听力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穆国华;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成雪;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娜;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小燕;论图式理论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6 黄正春;高中学生的听力教学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胡婧;语用学与听力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赵双花;语用推理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敏;任务型教学在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荣博;语篇叙事分析模式对雅思听力教学的启示[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42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742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