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认知语言学 + 日语惯用语教学 ; 参考:《教育探索》2013年01期
【摘要】:在日语教学实践中,学生回避使用惯用语的现象十分普遍,教师也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惯用语。据此,本文拟从认知语义学中的隐喻和转喻的角度,以人体词汇"头"及其惯用语为例,探索其语义扩展规律,将看似纷繁复杂的日语惯用语简单化、系统化,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探索出一种新的方法。
[Abstract]:In Japanese teaching practice, it is very common for students to avoid using idioms, and teachers often us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o explain idioms.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cognitive semantic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rules of semantic expansion of human "head" and its idioms in order to simplify and systematize the seemingly complicated Japanese idioms. In order to explore a new method for students to learn.
【作者单位】: 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
【基金】: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学研究课题(PZ01100011) 2011年度哈尔滨理工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11YF042)
【分类号】:H36;G6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瑛;文旭;;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J];外语教学;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瑛;;认知隐喻思维与多义词教学[J];中国外语;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翁碧琼;;从认知角度认识一词多义现象[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恩锋;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苏丹;英语多义词的认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杨新平;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理据[D];吉林大学;2007年
3 信娜;认知视角下的俄汉语词汇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4 张俊蕾;从认知角度分析“红”在中英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红;从文化角度看人体隐喻的认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赵丽娟;探究英汉两种语言中“鼻子”的隐转喻异同[D];东华大学;2008年
7 高杨;英汉“方”/square和“圆”/round的认知隐喻意义对比研究[D];西华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谷小娟;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点启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梁晓波;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2期
3 吴世雄,陈维振;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田兵;多义词的认知语义框架与词典使用者的接受视野——探索多义词义项划分和释义的认知语言学模式(一)[J];现代外语;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锦芳;;英汉数字词语的认知比较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陈南燕;;试论英语隐喻句[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3 梁改萍;;论隐喻在英语经济类报刊文章中的应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4 朱志梅;张U,
本文编号:1994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994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