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翻译研究
本文选题:《红楼梦》 + 伊藤漱平 ; 参考:《中国文化研究》2017年02期
【摘要】:《红楼梦》中隐喻素材丰富多彩、寓意深刻,是译者的"试金石"。为了考察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中喻体转换模式,描述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翻译策略,笔者收集了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词条300条,建立了伊藤漱平三个译本隐喻语料库。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翻译策略七种类型以及各自所占比例。经论证得出伊藤译本隐喻翻译呈多样化特征,"保留源文本喻体"的翻译策略占主流。这是译者与原文本、原作者、目标读者视域不断融合而产生的结果,也是译者在"重视源语"与"重视目标语"之间取得的一种平衡。
[Abstract]: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e metaphorical material is rich and profound, and it is the litmus test of the translator.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etaphorical translation patterns in Ito Shuping's Japanese vers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nd describe the strategies of metaphor translation in Ito's Japanese vers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e author collects 300 metaphorical entries in Ito's Japanese vers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ree metaphorical corpus of Ito Shuping are established. On this basis, seven types of metapho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heir respective proportions in Ito Shu-ping 's Japanese translation of Dream of Red Mansions are concluded.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etaphorical translation of Ito's translation is diversified, and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preserving the source text" is the mainstream. This is the result of the continuous fusion of the horizon between the translator and the original text,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the target reader. It is also a balance between the translator's emphasis o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the emphasis on the target language.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日语系;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编号:15YJ020008)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编号15YBJ26;项目编号:16YBB04);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16PT02)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36;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满红;陈清;;《围城》隐喻翻译的认知分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2 蒋岚;;文化视角下《围城》的隐喻翻译[J];芒种;2014年05期
3 黄梅;;《围城》隐喻翻译视角下的文化差异之影响[J];作家;2011年12期
4 张蕾;;理想化认知模式与隐喻翻译——以散文《青春》汉译本为例[J];科技信息;2010年24期
5 吴琪;;巴顿·华兹生与陶渊明诗歌——以《归田园居》(其一)的隐喻翻译为例[J];海外英语;2012年23期
6 洪欣岩;;从认知视角分析《爱玛》中的隐喻翻译方法[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2年01期
7 郭海山;;关联理论视角下的隐喻翻译策略研究——以霍译本《红楼梦》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李洁;;儿童文学隐喻翻译策略探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杜丽媛;王秀文;;关联理论视角下的隐喻翻译——以《围城》英译本为个案[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10 甘阳;;安徒生童话故事中的隐喻翻译[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翼斌;概念隐喻翻译的认知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博云;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儿童文学隐喻翻译对比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2 司雨;基于隐喻翻译理论下的《花之城》翻译实践报告[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3 周赫;从认知角度分析概念隐喻翻译策略[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4 唐晟源;关联理论对隐喻翻译的解释力[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5 陈春妙;目的论视角下《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中隐喻翻译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6年
6 吴丛栖;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古诗中的习语隐喻翻译[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7 龚志平;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8 饶晶晶;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浅析《宠儿》的隐喻翻译[D];南昌大学;2013年
9 夏冰洁;从文化与认知的角度探究《围城》法译本中的隐喻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10 韦登亮;概念融合理论及其在《红楼梦》隐喻翻译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02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2002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