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トィゥコトダ’与表示解说的复合助动词

发布时间:2018-10-12 14:03
【摘要】:正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只是表示传闻,从国内出版的各类教科书、常用的惯用型到国外的句型参考书都这样记述。比较典型的有国内新近出版的《日语惯用型详析》和国外的《日本语表现文型》。 所谓表示传闻的例句,一般指以下例句。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people have always thought that it is just hearsay, from various textbooks published in China, common idiomatic form to foreign sentence pattern reference books. The typical examples are Japanese idioms published recently in China and Japanese expressions abroad. The so-called hearsay example, generally refers to the following examples.
【分类号】:H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保忠;略谈日语时相助动词“た”[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2 徐昌汉;作为助动词的статъ和начатъ[J];外语学刊;1980年03期

3 王克仲;;文言“而”或者“以”连接助动词和一般动词的例证[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4 张纪浔;;助动词“た”的用法——与汉文相对照[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0年04期

5 陈u&新;;形容词“ない”和助动词“ない”[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0年04期

6 宋文军;;关于现代日本语法三大学派的比较研究(提纲)[续][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0年01期

7 曾野绫子;文洁若;;鲱鱼干[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0年01期

8 陈兴华;;助动词“れる”、“られる”的四种功能[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0年02期

9 韩进旺;;关于接续助词“かち”与“ので”的区别[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0年02期

10 孙光;;“なぅ”与“たぅ”的比较[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鲁晓琨;;现代汉语意愿助动词的语义对比[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2 渡边丽玲;;助动词“可以”与“能”的用法比较分析[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3 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副词[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4 林文金;;莆仙方言的选择问句[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龙从军;江荻;;现代藏语带助动词的谓语组块及其识别[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斯日古楞;德·萨日娜;那顺乌日图;;现代蒙古语谓语段自动标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绂;;浅析日本学生学习助动词的难点与误区[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8 鲁晓琨;;助动词“会”的语义探索及与“能”的对比[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陈昆;去看殷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黄继林;不得[N];扬州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梁晓波;致使词汇与结构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吴铮;藏缅语否定范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玉华;《世说新语》助动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于正安;《荀子》动词语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殷世宇;形容词独立存在的鉴定标准[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4 马慧;唐以前“得”字及相关“得”字句的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逸敏;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助动词的偏误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泽宁;敦煌变文助动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杰;《韩非子》助动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于伟;关于日语助词、助动词所具有的非词性[D];黑龙江大学;2004年

9 张雪平;副词“可”的功能及其来源和演变[D];河南大学;2005年

10 赵亚丽;《论衡》助动词系统初论[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66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2266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8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