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日语教学与日本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10-12 14:48
【摘要】:日语教学与日本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日语教学界不断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强弱,不仅反映出一个日语学习者的语言天赋的高低,更反映出其对社会文化知识的储备量。中国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而如对日本语言文化了解不多,在学习和交际过程中,当两种文化表述的方式和意义产生差别时,就容易根据本族文化的模式来理解、思维和表达,常常先入为主,,从而产生误解。因此,日语教学不能停留在只理解语言形式的表面意义上,要特别强调其文化背景,重视文化知识的教育,尽可能避免交际中可能出现的尴尬、费解和不快,以达到交际的具体目的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apanese teaching and Japanese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field of Japanese teaching. The ability of using Japanese to communicate not only reflects the language talent of a Japanese learner, but also reflects its reserve of social and cultural knowledge. Chinese behavior patterns and modes of thinking are deeply rooted in Chinese culture, but for example, they do not know much about Japa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when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ways and meanings of the two cultures' expressions, It is easy to understand, think and expres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ultural patterns, often preconceived and misinterpreted. Therefore, Japanese teaching should not only understand the superficial meaning of language form, but also emphasize its cultural backgrou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education of cultural knowledge and avoid the embarrassment, confusion and unhappiness that may arise in communication. To achieve the specific purpose of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东北师大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
【分类号】:H36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汝松;日语拨音发音初探[J];外语教学;1981年02期

2 王云祥;;世界日语教学概况[J];国外外语教学;1983年01期

3 黄力之;文学领域里的文化意识之非审美批判[J];求索;1986年05期

4 韩石山;《阴差阳错》的文化意识[J];文艺研究;1986年06期

5 许钢;文化意识的觉醒——中国当代文学思潮论之一[J];浙江学刊;1986年06期

6 ;文学与文化发展中的历史积淀[J];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03期

7 江宁;山东青年作家创作讨论会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8 蔡翔;;困惑的寻求——当代小说的文化意识研究之一[J];文学自由谈;1986年01期

9 屈选;;青年作家:多种文化意识的选择[J];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06期

10 戴辅中;;介绍《日本语教育事典》中关于中国日语教学情况的条目[J];外语与外语教学;198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北战;;新闻记者与纪实摄影[A];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第四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黄丽珠;;广东传统客家民居与现代民居的文化意识[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3 桑德;;树立文化意识 发展特色经济[A];大开发探索——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陈锡源;;略论群众文化工作对农村家庭文化意识的引导作用[A];山东省群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钱大宇;;茶馆和茶艺馆[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0年

6 陈惊生;陈宇;刘志勇;;趋同与创新——当今中国建筑的思考[A];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郭清照;;科技编辑的文化意识[A];第二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林一新;;英语学习中的文化差异及适应[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林一新;;英语学习中的文化差异及适应[A];2003年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10 陈庆江;;论徐霞客旅游考察中的文化意识及文化活动[A];徐霞客与中国旅游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真;企业家,何以升华你的文化品格?[N];中国化工报;2000年

2 赖群阳;夯实教育现代化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山东泰安市委党校 赵红;发展旅游还要观念创新[N];中国旅游报;2000年

4 楚春秋;中国人就是中国人[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初志英;重要的在于把握本质[N];经济日报;2000年

6 李运抟;文化散文:关键在文化意识[N];文学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刘雪玑;“我是一座桥”[N];文学报;2000年

8 《广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郑荣基;华侨城的企业文化精神[N];亚太经济时报;2000年

9 王善明;入世:中国私营企业十大对策_(上)[N];北京科技报;2001年

10 王健华;“三个代表”与文化意识[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雁南;近代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暨南大学;2005年

3 韩卫星;洪大容文学研究—兼与中国文化之关联[D];延边大学;2006年

4 屈勇;唐君毅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会婷;现代中国社会历史批评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罗宏斌;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D];暨南大学;2001年

3 肖丽艳;用以任务为中心的方法进行文化教学,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意识[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卢丽虹;提高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师的文化意识[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金凌红;翻译活动中的文化意识[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6 肖正清;论中学英语教学与对学生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汪清洁;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苏建华;论中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意识培养与文化导入技巧[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彬;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吕卫华;网络传播背景下的当代青年文化嬗变[D];河海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66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2266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3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