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关于自动词的被动态

发布时间:2019-01-22 10:45
【摘要】:正 日语除他动词外,自动词也可构成被动态。这是日语被动语态的一个突出特点。然而并非所有的日语自动词均可构成被动态,还有一些自动词本身就具有被动的含义。由此可见,自动词的被动表现有其复杂上处。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Abstract]:In positive Japanese, in addition to other verbs, automatic words can also be formed to be dynamic. This is a prominent feature of Japanese passive voice. However, not all Japanese automatic words can be constructed dynamically, and some automatic words have passive meanings. Thus, the passive expression of automatic words has its complexity.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preliminary discussion to this.
【分类号】:H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和民;自动词、他动词的识别[J];日语知识;1995年06期

2 殷小林,唐文军;日语被动句与动词的关系[J];日语知识;2004年06期

3 王秀珍;;浅析现代日语被动语态的“交叉换位”——兼和凌大波同志商榷[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5年01期

4 方相文;;如何运用好日语被动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1986年01期

5 林泽清;关于日语动词的自发态[J];外语学刊;1997年04期

6 刘晓霞;日语被动句的语用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裴国栋;;汉日被动句表现异同探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刘丽华;被动助动词知识详解[J];日语知识;1998年06期

9 陈玉泉;;日语自他动词的差异及其与语态的关系[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陈兴华;;助动词“れる”、“られる”的四种功能[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郑超凡;;从古文文体分析角度看其英译技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吴克炎;;论强调汉语“暗被动”在消除英语盲点的作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郭颖侠;;试析补助动词“だす”的语法意义[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陈咪咪;;浅析日语自他动词使用的语用意识[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熊松;;谈现代法律英语中的Plain English[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孙静霞;;浅议日语单词之词性标注——《新编日语1(修订本)》的词性标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邻水县石永中学 冯芬;浅谈被动语态的结构与用法[N];广安日报;2008年

2 武汉市林祥谦学校 林慧敏;怎样提高外语学习效率[N];学知报;2011年

3 栾川县实验中学 乔秋红;被动语态小议[N];学知报;2010年

4 江苏省滨海县陈铸中学 朱厚领;浅谈初中英语教法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N];学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坚;俄语被动句的多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朴顺姬;现代韩国语被动表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丹;现代日语可能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许明武;科技英语句层信息传递功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李海燕;汉韩动名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宋雪松;英语句子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王蕴峰;中国学生对英语被动结构的习得[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9 王建伟;英汉语中非宾格现象之认知构式角度探索[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南潮;受事宾语提升的最简主义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颖;关于间接被动句的日汉对比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张铁红;汉日被动句对应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靖华;日语被动句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D];吉林大学;2010年

4 安毅;s鷬灓摔堡肴罩惺躌瘴膜蝃䦅3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吉红;对于现代日语间接被动句的考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张东亚;“见つかる”的被动及自他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7 刘畅;英、日、汉被动句对比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8 刘阳;自动词与他动词的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媛;中日被动句对比分析[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10 姜丹;中韩被动句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13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2413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d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