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农业科技日语的翻译技巧

发布时间:2019-02-12 08:12
【摘要】:本文以农业科技文献为例,初步探讨了农业科技日语的特点及其日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等问题.
[Abstract]:Taking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teratur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apanese and its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基础科学系 吉林农业大学基础科学系
【分类号】:H365.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曾绍琼;;日语科技文献翻译的“汉字词”与“外来语”[J];中国科技翻译;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保忠;略谈日语时相助动词“た”[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2 田青;我们从事日语听力训练的体会[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3 赵福全;日汉同形词的错情剖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4 张正立;日语中的古汉语[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5 贾tx;;日语的ァクセント及其规律[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0年01期

6 姜晚成;;日语的“亲属”和“邻人”[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0年02期

7 于吟梅;;日本语言之美[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0年02期

8 黎之兴;;翻译漫娗[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9 望月八十吉;曲翰章;;日语和汉语的音节比较[J];当代语言学;1980年04期

10 冷铁铮;;谈自学日语的几个问题[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丽萍;;日语中表示状态的几个词的比较[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郭颖侠;;关于日语形容动词词干的用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彭杰;;管窥“惯用语句”[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尹仙花;;日语中自发与可能的表达方式[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尹仙花;李凤阁;;关于日语补助动词的用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尹仙花;;日语接尾词‘的’用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刘瑞玲;全京姬;;日英汉语词语表达法比较[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宋成华;;浅谈日语中常见同训异字词的区别[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杨秋香;;大学日语四级考试辅导探索[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荀春生;;关于“了”与日语“夕”形的非等值性[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方红;学生意外身亡 保险给付44万[N];中国保险报;2000年

2 驻新疆记者 万勇;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翻译 会议在乌鲁木齐举行[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郭久麟;壮丽辉煌的第三次浪潮[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阎焕东;叶君健与中国儿童文学[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张新颖;翻译文学的位置[N];中国文化报;2000年

6 胡铁华;永驻心底的珍藏[N];中国冶金报;2000年

7 ;国产翻译软件进军国际市场[N];国际金融报;2000年

8 叶廷芳;田德望教授和《神曲》[N];光明日报;2000年

9 邱桂荣;《史记》俄译本:一家两代人的心血[N];光明日报;2000年

10 ;图书说分量 专家论短长(人文学者篇)[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吉娅;汉语外源词[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万玲华;中日同字词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志梅;报人作家陈景韩及其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张佩兰;Waddles小鼠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分子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6 窦东友;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郑元会;翻译中人际意义的跨文化建构[D];山东大学;2006年

8 万江波;双语词典的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9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倪永明;中日《三国志》今译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莉娜;从语用学角度看日语请求表达方式[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王燕;以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日本语言现象[D];外交学院;2002年

3 李明浩;现代汉语离合词及其在日语中的对应形式[D];延边大学;2002年

4 刘小荣;论汉字在日语中的变迁与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5 邓丹;日本学习者对汉语普通话舌面单元音的习得[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6 韩兰;汉日量词对比[D];延边大学;2003年

7 邹文;日语汉字词与汉语相关词汇的对比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金泉;日语长句子的句法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9 江森卓;现代汉语上下关系时间词语[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邹红琼;日本学生汉语不足句现象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20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2420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a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