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日本文学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1 17:28
【摘要】: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有两千多年以上友好交往的历史。早在隋唐时期,日本就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不论是日本的建筑、文学、书道还是绘画等等均能窥见唐文化的影子。到了近代,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中国的国力每况愈下。然而,中国的近邻日本却在明治维新时期通过大量引入西欧的一系列先进制度,在与旧势力以及传统文化的抗争之中迅速成为富强的近代化国家。二十世纪初期,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痛惜于本国国力衰退的一大批中国进步的仁人志士以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为学习的楷模。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研究日本,去日本留学,翻译日本文学成为了时代的潮流。 本文以中国二十世纪初期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为背景,对这一时期中国翻译的日本文学作品加以调查、分析和研究。本文也可以看作是翻译史研究的一部分,但又有一些不同之处。一般的文学翻译史研究着重于历史事实的考察,即以时间为序着眼于哪些作品被如何翻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特别以二十世纪初期为时代背景,以中国翻译日本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并以五四运动为界将这一时期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分析两个不同时期中国翻译日本文学的特征。此外,在重视两个时期翻译特征不同的同时,论述翻译日本文学作品给中国文学带来的影响。 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问题的提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概述中国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情况,特别是在此之前翻译的日本文学作品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先行研究的盲点,明析本研究的立场,证明第一部分所提问题的研究价值。第三部分从远因、近因两个方面论述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大力翻译日本文学作品的背景。第四部分把二十世纪初期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分别论述前后两个时期中国的日本文学翻译的特征,并对比前后特征不同的原因。第五部分分析日本文学翻译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影响。第六部分总结本文、得出结论,并提出今后课题。 本文通过以上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为: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异乎寻常地大力译介日本文学作品,源于中日两国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以及二十世纪初期中日两国间文化地位的根本逆转。二十世纪初期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对日本文学作品的翻译由于受时代因素、社会惯例、中国学者的态度等因素的制约,在译者、翻译对象、翻译方法以及翻译质量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社会大变革时期大量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会给输入国文化带来巨大的影响。二十世纪初期我国大量译介日本文学作品也给近现代的中国文学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6;I046
本文编号:2789352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6;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相华利;论译者对翻译的操控现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王向远;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和日本文艺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王林;关于“五四”文坛的数次翻译论争[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4 徐敏;;从清末和“五四”时期的翻译实践看多元系统翻译理论的局限性[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王向远;周作人文学观念的形成演变及来自日本的影响[J];鲁迅研究月刊;1998年01期
本文编号:2789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2789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