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日语会话课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初探

发布时间:2021-04-16 02:11
  为提高日语专业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改善目前日语口语培养的窘境,增强日语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出了应用于日语会话课的基于口语交流能力培养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根据一个学年具体实践效果检验了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待改进之处。 

【文章来源】:长春大学学报. 2020,30(02)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日语会话课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初探


自我评价日语能力

日语,意愿,单词


Q1-1~Q1-6,是学生根据自身目前的日语水平,对听力、会话、阅读、写作、语法以及单词等六个方面进行的自我评价。问卷采用五等级打分,认为掌握得很好,数值为5;认为掌握得不好,数值为1;其余可选择1~5之间的整数。图1为两次调查中,调查对象整体的六项平均值。可以看出,在第一次调查时,学生对自己的日语水平不自信,平均分最高的阅读能力也只有2.96分,即中等水平。其余五项能力都属于中下水平。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后,可以看出学生对自己的日语水平有了信心,六项基本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以前学习单词都是靠背诵课本中出现的单词,枯燥乏味,且有部分单词在生活中不常用,即使费时费力死记硬背,也会很快被忘记。新教学模式中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表现欲。在课后,组员们凑在一起,会复习课上学过的内容,并自由发挥改写剧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设与周围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剧,将课文变成自己大学生活的写实。学生为了丰富自己的剧情,会主动查找生词、阅读文献。为了更好地完成拍摄情景剧微视频的作业、为了更好地将小短剧在课上展示,学生们在课后多次演练,不知不觉间提升了各项基本能力,而且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如图1所见,会话能力提高了0.85分,由原来的中下水平提高到中等水平。其他基本能力也都相应提高了。单词方面提高的最多,高出1.3分,调查对象整体都自认单词能力能达到中上水平。2.2 对于提高日语能力意愿的分析

课堂教学,交流能力,口语,方法


日语会话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提升学生口语交流能力为核心前提,通过两次对学生口语交流能力的评价作为检验教学效果及设计教学模式。本次调查研究结果对应用于日语会话课的基于口语交流能力培养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检验。为今后日语会话课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口语交流能力培养方式的探索起到了一定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口语交流能力培养的日语会话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 高帅,李昕.  科技资讯. 2018(26)
[2]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调查分析[J]. 束超超.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本文编号:3140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140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1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