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会议交传策略研究 ——基于顺应理论视角
发布时间:2021-05-05 19:14
本研究从语用学角度对中日会议交传进行实证研究,以网络收集得到的现场有声会议传译资料作为集合性个案研究的分析材料,把对其进行转写后的语料作为定量分析的对象,与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研究语料中应用的各种会议交传策略。本研究在分析过程中,按照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规定的语言顺应范围,从非语言因素和语言因素两大方面,探讨了中日会议交传中在语境关系的顺应和语言结构的顺应两大层面的表现。前者是在宏观层面上具体剖析语言语境的顺应、交际语境的顺应和文化语境的顺应,后者是在微观层面上分析语言结构内部应用的多种具体口译策略,包括解释(或增补)、替代、省略、层级转移等。本研究的文本分析主要采用原、译语资料对比分析法,对中日会议交传中的口译策略进行描述性研究。本研究发现,译员在口译工作中遇到的语言维问题、文化维问题、交际维问题等,可以在顺应理论的指导下得出应对策略。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和语言顺应的过程。译员借助语言的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顺应语境关系和语言结构,在顺应中做出最佳选择,达到语言顺应的最终目的和结果,因而顺应理论在口译研究和口译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指导译员的口译实践和推动口...
【文章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要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中日会议交传的研究
2.1.1 口译研究
2.1.2 中日会议交传研究
2.2 关于顺应理论的研究
2.2.1 顺应理论研究概述
2.2.2 顺应理论与口译研究
2.3 研究突破口
第3章 本研究用语料的收集与整理
3.1 语料的收集与选择
3.2 语料的整理与转写
第4章 顺应理论视角下口译策略分析
4.1 本研究语料的数据统计分析
4.2 语境关系的顺应
4.2.1 语言语境的顺应
4.2.2 交际语境的顺应
4.2.3 文化语境的顺应
4.3 语言结构的顺应
4.3.1 顺应下的解释(或增补)
4.3.2 顺应下的替代
4.3.3 顺应下的省略
4.3.4 顺应下的层级转移
第5章 本研究的结论及展望
5.1 本研究的结论综述
5.2 本研究的今后课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用学理论在日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 王晓.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8(06)
[2]日汉口译研究的扩展性观察与对比性思考[J]. 路邈.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6(02)
[3]中国口译学习者语料库的口译策略标注:方法与意义[J]. 张威.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05)
[4]会议口译员职业角色自我认定的调查研究[J]. 张威. 中国翻译. 2013(02)
[5]顺应理论下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以《红楼梦》杨宪益英译本为例[J]. 彭俊,钟文.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1(04)
[6]口译研究的“名”与“实”——口译研究的学科理论建构之一[J]. 仲伟合,王斌华. 中国翻译. 2010(05)
[7]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回顾与展望[J]. 李婧,李德超. 中国外语. 2010(05)
[8]国内口译研究的发展及研究走向——基于30年期刊论文、著作和历届口译大会论文的分析[J]. 穆雷,王斌华. 中国翻译. 2009(04)
[9]顺应理论在中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黄成夫. 长沙大学学报. 2008(03)
[10]选择、顺应、翻译——从语言顺应论角度看利玛窦西学译著的选材和翻译策略[J]. 梅晓娟,周晓光. 中国翻译. 2008(02)
博士论文
[1]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研究[D]. 龚龙生.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从语言顺应论角度探讨中日交替传译中的译语选择[D]. 罗红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5
[2]从语言顺应论看《水浒传》沙译本中的绰号翻译[D]. 李林娟.首都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70432
【文章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要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中日会议交传的研究
2.1.1 口译研究
2.1.2 中日会议交传研究
2.2 关于顺应理论的研究
2.2.1 顺应理论研究概述
2.2.2 顺应理论与口译研究
2.3 研究突破口
第3章 本研究用语料的收集与整理
3.1 语料的收集与选择
3.2 语料的整理与转写
第4章 顺应理论视角下口译策略分析
4.1 本研究语料的数据统计分析
4.2 语境关系的顺应
4.2.1 语言语境的顺应
4.2.2 交际语境的顺应
4.2.3 文化语境的顺应
4.3 语言结构的顺应
4.3.1 顺应下的解释(或增补)
4.3.2 顺应下的替代
4.3.3 顺应下的省略
4.3.4 顺应下的层级转移
第5章 本研究的结论及展望
5.1 本研究的结论综述
5.2 本研究的今后课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用学理论在日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 王晓.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8(06)
[2]日汉口译研究的扩展性观察与对比性思考[J]. 路邈.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6(02)
[3]中国口译学习者语料库的口译策略标注:方法与意义[J]. 张威.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05)
[4]会议口译员职业角色自我认定的调查研究[J]. 张威. 中国翻译. 2013(02)
[5]顺应理论下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以《红楼梦》杨宪益英译本为例[J]. 彭俊,钟文.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1(04)
[6]口译研究的“名”与“实”——口译研究的学科理论建构之一[J]. 仲伟合,王斌华. 中国翻译. 2010(05)
[7]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回顾与展望[J]. 李婧,李德超. 中国外语. 2010(05)
[8]国内口译研究的发展及研究走向——基于30年期刊论文、著作和历届口译大会论文的分析[J]. 穆雷,王斌华. 中国翻译. 2009(04)
[9]顺应理论在中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黄成夫. 长沙大学学报. 2008(03)
[10]选择、顺应、翻译——从语言顺应论角度看利玛窦西学译著的选材和翻译策略[J]. 梅晓娟,周晓光. 中国翻译. 2008(02)
博士论文
[1]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研究[D]. 龚龙生.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从语言顺应论角度探讨中日交替传译中的译语选择[D]. 罗红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5
[2]从语言顺应论看《水浒传》沙译本中的绰号翻译[D]. 李林娟.首都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70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170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