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阈下星新一微型小说的汉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5 21:19
所谓翻译,一般情况下是指“将某种语言的文字转换成其他语言文字”的行为和过程,有时也指的是作品和其译作。而日语中所提到的“翻译”,一般是指将文字写成的文章进行翻译的过程。然而,即使是相同的语句,也可能存在根据上下文不同的语境而产生不同的语义的情况,因此也可以将翻译称之为一种复杂的行为。作为译者,要充分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以及交际目的,依据功能主义目的论,选择最适合的翻译策略。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快速的生活节奏在促进“文化快餐”发展的同时,也逐渐让微型小说这一文学样式走进了当今现代人的生活。星新一是日本著名的现代小说作家,尤其擅长微型小说的创作。他的作品构思新颖奇特;情节相对完整;结尾出人意料,在严格遵守微型小说三要素的基础上,又有其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因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此外,由于星新一的微型小说反映了社会现实,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才使得其作品在广大读者中间收获了超高的人气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功能主义目的论”是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核心理论之一,其主要思想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著名学者凯瑟琳娜·赖斯和汉斯·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三原则,即目的原则、忠实原则以及连贯原则。而在功能主义学派的发...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要旨
摘要
第一章 序論
1.1 問題の提起
1.2 研究の目的と意義
1.3 研究の対象と方法
1.4 論文の構成
第二章 先行研究
2.1 スコボス理論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2.1.1 西洋における研究
2.1.2 中国における研究
2.1.3 日本における研究
2.2 星新一の微小説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2.2.1 微小説の翻訳及び星新一の微小説
2.2.2 中国における星新一の微小説の翻訳と受容
2.3 先行研究を踏まえて
第三章 スコボス理論と星新一の微小説
3.1 スコボス理論について
3.1.1 スコボス理論の定義
3.1.2 スコポス理論の基本規則
3.2 星新一の微小說の特徵
3.3 微小説の翻訳とスコボス理論の関連
第四章 スコボス理論による星新一の微小説の中国語訳実証分析
4.1 話彙の中国語訳
4.2 文法の中国語訳
4.3 連語の中国語訳
4.4 コンテキストの中国語訳
4.5 文化要素の中国語訳
第五章 スコボス理論に基づく星新一の微小説中国語訳のストラテジー
5.1 言葉の簡潔性による訳者の添加
5.2 テキスト文脈による語順の調整
5.3 読者ニーズによる方法の選定
5.4 目標読者による策略の実現
第六章 結論
6.1 結論
6.2 今後の課題
參考文献
謝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功能翻译理论视阈下的政府工作报告日译策略研究[J]. 蒋芳婧.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6(03)
[2]当代外国微型小说汉译的翻译文学意义[J]. 张白桦.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3]从目的论视角下看中·韩科普类儿童读物翻译策略[J]. 贺璐倩. 才智. 2014(18)
[4]从目的论角度重新审视翻译标准[J]. 毛娜娜.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11)
[5]从目的论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围城》英译本个案研究[J]. 高林霞. 考试周刊. 2012(05)
[6]外国微型小说在中国的初期接受[J]. 张白桦.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7]功能派目的论综述[J]. 叶朝成,陈春燕. 科技信息. 2011(01)
[8]《喂——出来》的文学审美意义[J]. 刘兴伦. 文学教育(上). 2010(11)
[9]浅谈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和德国功能派“目的论”的差异性[J]. 李波,张晶.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02)
[10]功能翻译理论与其翻译原则和方法[J]. 马红,林建强. 外语学刊. 2007(05)
硕士论文
[1]从翻译目的论看韩中文学翻译方法[D]. 解慧敏.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6
[2]张白桦微型小说翻译技巧探究[D]. 王国平.内蒙古大学 2016
[3]星新一小说翻译实践中翻译技巧的应用[D]. 杨香.吉林大学 2015
[4]《罗生门》与《鼻子》的汉译本对比研究[D]. 张艳丽.沈阳师范大学 2014
[5]星新一小说在中国的接受[D]. 丁茹.山东师范大学 2013
[6]试论翻译目的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D]. 李馨.湖南师范大学 2012
[7]“人民网”中的日语翻译研究[D]. 章颖文.宁波大学 2012
[8]从目的论角度探讨《骆驼祥子》英译本的异化、归化[D]. 刘宝昌.河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70604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要旨
摘要
第一章 序論
1.1 問題の提起
1.2 研究の目的と意義
1.3 研究の対象と方法
1.4 論文の構成
第二章 先行研究
2.1 スコボス理論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2.1.1 西洋における研究
2.1.2 中国における研究
2.1.3 日本における研究
2.2 星新一の微小説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2.2.1 微小説の翻訳及び星新一の微小説
2.2.2 中国における星新一の微小説の翻訳と受容
2.3 先行研究を踏まえて
第三章 スコボス理論と星新一の微小説
3.1 スコボス理論について
3.1.1 スコボス理論の定義
3.1.2 スコポス理論の基本規則
3.2 星新一の微小說の特徵
3.3 微小説の翻訳とスコボス理論の関連
第四章 スコボス理論による星新一の微小説の中国語訳実証分析
4.1 話彙の中国語訳
4.2 文法の中国語訳
4.3 連語の中国語訳
4.4 コンテキストの中国語訳
4.5 文化要素の中国語訳
第五章 スコボス理論に基づく星新一の微小説中国語訳のストラテジー
5.1 言葉の簡潔性による訳者の添加
5.2 テキスト文脈による語順の調整
5.3 読者ニーズによる方法の選定
5.4 目標読者による策略の実現
第六章 結論
6.1 結論
6.2 今後の課題
參考文献
謝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功能翻译理论视阈下的政府工作报告日译策略研究[J]. 蒋芳婧.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6(03)
[2]当代外国微型小说汉译的翻译文学意义[J]. 张白桦.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3]从目的论视角下看中·韩科普类儿童读物翻译策略[J]. 贺璐倩. 才智. 2014(18)
[4]从目的论角度重新审视翻译标准[J]. 毛娜娜.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11)
[5]从目的论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围城》英译本个案研究[J]. 高林霞. 考试周刊. 2012(05)
[6]外国微型小说在中国的初期接受[J]. 张白桦.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7]功能派目的论综述[J]. 叶朝成,陈春燕. 科技信息. 2011(01)
[8]《喂——出来》的文学审美意义[J]. 刘兴伦. 文学教育(上). 2010(11)
[9]浅谈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和德国功能派“目的论”的差异性[J]. 李波,张晶.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02)
[10]功能翻译理论与其翻译原则和方法[J]. 马红,林建强. 外语学刊. 2007(05)
硕士论文
[1]从翻译目的论看韩中文学翻译方法[D]. 解慧敏.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6
[2]张白桦微型小说翻译技巧探究[D]. 王国平.内蒙古大学 2016
[3]星新一小说翻译实践中翻译技巧的应用[D]. 杨香.吉林大学 2015
[4]《罗生门》与《鼻子》的汉译本对比研究[D]. 张艳丽.沈阳师范大学 2014
[5]星新一小说在中国的接受[D]. 丁茹.山东师范大学 2013
[6]试论翻译目的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D]. 李馨.湖南师范大学 2012
[7]“人民网”中的日语翻译研究[D]. 章颖文.宁波大学 2012
[8]从目的论角度探讨《骆驼祥子》英译本的异化、归化[D]. 刘宝昌.河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70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17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