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主题下《天平之甍》的误读与误译——以楼适夷的两个译本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7-30 02:46
长期以来,《天平之甍》被解读为中日古代友好交流的象征之作,但是这种认识是"中日友好"的时代语境对作品的误读与文本翻译转换过程的误译双重作用的结果,并非原作内涵的真实体现。《天平之甍》虽然生成了鉴真形象,但在译介过程中,"鉴真"接受了时代语境的重塑,脱离原作并反过来规约了对原作的解读。同时,楼适夷两个译本中的误译通过对遣唐使、鉴真、日本留学僧的重新建构,突出了古代中国对日关系的主体地位,改变小说的主人公为鉴真,进一步巩固了时代语境对原作误读的合理性。作者井上靖对时代误读的屈服也反映了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原作对译作决定作用的失效与译作反作用原作的可能。
【文章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9 页
【文章目录】:
一、时代语境对《天平之甍》的误读
1.1鉴真的发现与转变
1.2重译曲折路
二、“遣唐使”的误译
三、井上靖的“留学僧”与“鉴真”
1. 作者的主人公:留学僧
2. 文明东渐的“物”:鉴真
四、“荣叡之死”的误译
五、作者的“屈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天平之甍》是友好的证言?[J]. 郭雪妮. 中国图书评论. 2012(07)
[2]怀念老社长楼适夷[J]. 文洁若. 新文学史料. 2005(02)
[3]我与日本文学[J]. 楼适夷. 外国问题研究. 1986(01)
[4]中日文化交流的颂歌——读井上靖的《天平之甍》[J]. 王慧才. 外国文学研究. 1983(02)
[5]中日友好的丰碑——评井上靖的历史小说《天平之甍》[J]. 曹汾.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02)
[6]友好交往 源远流长——读日本小说《天平之甍》[J]. 陈嘉冠. 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01)
[7]文化交流有耿光——读井上靖先生的《天平之甍》[J]. 林学锦.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1979(01)
[8]《天平之甍》重译记[J]. 楼适夷. 读书. 1979(01)
本文编号:3310528
【文章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9 页
【文章目录】:
一、时代语境对《天平之甍》的误读
1.1鉴真的发现与转变
1.2重译曲折路
二、“遣唐使”的误译
三、井上靖的“留学僧”与“鉴真”
1. 作者的主人公:留学僧
2. 文明东渐的“物”:鉴真
四、“荣叡之死”的误译
五、作者的“屈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天平之甍》是友好的证言?[J]. 郭雪妮. 中国图书评论. 2012(07)
[2]怀念老社长楼适夷[J]. 文洁若. 新文学史料. 2005(02)
[3]我与日本文学[J]. 楼适夷. 外国问题研究. 1986(01)
[4]中日文化交流的颂歌——读井上靖的《天平之甍》[J]. 王慧才. 外国文学研究. 1983(02)
[5]中日友好的丰碑——评井上靖的历史小说《天平之甍》[J]. 曹汾.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02)
[6]友好交往 源远流长——读日本小说《天平之甍》[J]. 陈嘉冠. 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01)
[7]文化交流有耿光——读井上靖先生的《天平之甍》[J]. 林学锦.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1979(01)
[8]《天平之甍》重译记[J]. 楼适夷. 读书. 1979(01)
本文编号:3310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310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