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日语文体的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17-08-17 04:13

  本文关键词:日语文体的研究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文体 文体论


【摘要】:本文对日本文体论者的不同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指出 :日本语言心理文体论、语言文体论及文学文体论的研究方法存在问题。根据文体的多层面及其复杂性 ,试图探寻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
【关键词】文体 文体论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1 引言日本有关文体的研究迄今已有近 70年的历史 ,但是目前有关文体的研究似乎处于一种停滞状态 ,有的文体研究者甚至产生悲观情绪 ,譬如山口仲美认为 :“日本文体研究自 90年代起开始处于低迷时期”① 中村明认为 :“日本的文体研究处在危机中”。②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世金;刘勰的“论文叙笔”——《文心雕龙译注》引论之一[J];东岳论丛;1981年02期

2 李炳勋;也谈《辨骚》篇的归属问题[J];中州学刊;1984年05期

3 魏然;;读《文心雕龙·辨骚》[J];枣庄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4 孔德明;;古代文体论刍议[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5 刘忠惠;;文体概念是文章的模糊集合[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6 施惟达;《文心雕龙》文体论新议[J];思想战线;1991年01期

7 曹虹;从赋体的多元特征看辩证的文体论思想之产生[J];宁夏社会科学;1991年05期

8 吴承学;;辨体与破体[J];文学评论;1991年04期

9 孙敏强;;“论文叙笔”与刘勰“风骨”之说[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10 高华平;;从“混合”到单一:四言诗的支体特征及衰落原因[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广华;;《文心雕龙》与因明学[A];因明研究[C];1990年

2 钟玖英;;王易《修辞学通诠》的当代阐释[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汪 洁;新时期长篇小说的文体[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房福贤 赵海燕;小说研究的新收获[N];文艺报;2003年

3 吕政轩;大学教材《写作》的老化现象[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朱迎平;为古代文体立学的尝试[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陶文;重读《文心雕龙》[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林大志;诔碑之体的文学与文化意蕴[N];光明日报;2007年

7 汤奇云;“文体意识自觉”与“文体革命”[N];文艺报;2007年

8 上海同济大学文法学院 刘强;“情文之辨”原始[N];光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恩维;论汉魏六朝之拟作[D];苏州大学;2005年

2 张宏;徐复观中国古典美学研究论评[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波;历史与情感的变奏——沈从文小说文体论[D];青岛大学;2003年

2 薛峰;序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陈良中;《今文尚书》文学艺术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4 田平;论《文赋》在中国文论史上的地位[D];郑州大学;2003年

5 孙士聪 ;《艺概》文体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岳进;《文心雕龙》赋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陆立玉;颜延之与元嘉文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邹蓉;《文心雕龙》的标准论[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笑;先唐箴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仲晓婷;徐师曾《文体明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87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687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5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