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源氏物语》翻译验证研究——以紫式部原创和歌翻译为例
本文关键词:论《源氏物语》翻译验证研究——以紫式部原创和歌翻译为例
【摘要】:迄今为止,鲜有学者对《源氏物语》进行翻译验证研究。究其原因,一是学术功利性的驱使,难以潜心双语对比论证,往往以浅尝辄止的肤浅评论审视翻译作品;二是《源氏物语》的翻译验证研究难度太大,研究周期过长。本文以《源氏物语》翻译验证为命题,以《源氏物语》中紫式部原创和歌翻译为例,试图从以下四方面:(1)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悖论,(2)翻译验证研究的学术性与风险性,(3)《源氏物语》和歌翻译的困境,(4)丰子恺、林文月、姚继中所译紫式部原创和歌实际验证,论述《源氏物语》翻译验证研究的学术性、必要性以及可行性。以期带动学术界能够潜心对外国文学名著展开认真的翻译验证研究,从而丰富空洞的翻译理论。
【作者单位】: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关键词】: 源氏物语 翻译 验证 紫式部 和歌
【分类号】:H36;I046
【正文快照】: 《源氏物语》在中国的译介其实并不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因为它毕竟就是一部经典小说。尽管在中国有过若干译者,但时间跨度仅有百年,梳理起来也很容易。然而,当我们拓宽对“译介”一词的认知,把它从一般的翻译介绍导入翻译学的范畴,研究领域就会随之改变,研究视野也会豁然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陆五九;;关于文学翻译中文本意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探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包通法;杨莉;;古诗歌“意境”翻译的可证性研究[J];中国翻译;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艳;杜吉刚;;论优化文学课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2 王国彪;;朝鲜学者洪万宗诗论的民族性[J];沧桑;2009年02期
3 靳明全;;日本近世文论历史扫描[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熊飞宇;张凯;;中印“味论”之契合[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杜吉刚;钟晓燕;;新时期以来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中所存在的几个问题[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6 姚继中;;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J];东北亚论坛;2006年03期
7 张思齐;;在比较中看日本诗歌的六个特征[J];东方丛刊;2008年02期
8 时胜勋;;地缘文明视角与当代东亚文论[J];东方丛刊;2008年04期
9 侯传文;;泰戈尔戏剧思想初探[J];东方论坛;2009年06期
10 潘莹;;唐代山水诗“情”与“境”中的隐逸情愫的传递[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名方;;心理认同是检验修辞效果的惟一标准[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2 徐放鸣;;比较诗学视野中的文学风格论研究[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3 邱紫华;;古代中国审美文化对日本审美思想的影响[A];东方丛刊(1998年第4辑 总第二十六辑)[C];1998年
4 唐迎欣;;玄之舞——东方舞蹈与宗教的联结[A];东方丛刊(2001年第3辑 总第三十七辑)[C];2001年
5 侯灵战;;味是一种情感——读婆罗多牟尼的《舞论》[A];东方丛刊(2001年第3辑 总第三十七辑)[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建华;东山魁夷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D];四川大学;2002年
3 李凯;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D];四川大学;2002年
4 刘朝谦;中国古代的技术与诗[D];四川大学;2005年
5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尹锡南;英语世界中的印度书写[D];四川大学;2006年
7 陈蜀玉;《文心雕龙》法语全译及其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勾艳军;日本近世小说观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知;现代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味论[D];暨南大学;2008年
10 权雅宁;中国文论的知识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燕;对元杂剧和日本谣曲的叙事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程玉环;从《春雨物语》看上田秋成的佛教观、町人伦理观及国学思想[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蒙;《古文观止》选编特色及其价值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4 杨莉;李白诗歌象境,,道家精神与其翻译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5 郝玉芳;泰戈尔自然诗、自然观、自然美学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6 朱鉴成;简论罗兰·巴尔特的“文之悦”[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丹;在接受的过程中演绎[D];湖南大学;2008年
8 周静;泰戈尔与现代性[D];青岛大学;2008年
9 丁文;民族性与现代性的二重变奏[D];青岛大学;2009年
10 刘岩;中国“文气理论”对朝鲜“文气说”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淑华;论新旧文本观的解释学基础[J];外语研究;2005年02期
2 耿强;;对阐释学翻译研究的学科反思[J];外语研究;2006年03期
3 孙迎春;文学翻译意境问题刍议[J];山东外语教学;2000年03期
4 姚颖,雷大有;轻歌曼舞,还是如痴如狂——从杨贵妃《赠张云容舞》的英译谈诗歌翻译[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黎定平;诗歌翻译的意味与意境[J];广西师院学报;2000年01期
6 习华林;意象在英汉诗歌翻译中的地位[J];外语教学;2001年06期
7 姚振军;“原始语言”与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对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11期
8 穆诗雄;诗歌鉴赏的差异性与诗歌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02期
9 汤富华;;从意义不确定论谈译本差异的永恒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4期
10 王东风;解构"忠实"——翻译神话的终结[J];中国翻译;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菁;;《源氏物语》中悲剧的女性形象之我见[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2 邵永华;;《源氏物语》与平安文化[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张蕊;;浅谈《源氏物语》中浮舟的悲剧命运[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林文月;;千载难逢竟逢——《源氏物语》千年纪大会追忆[J];书城;2009年06期
5 何熠楠;胡志伟;王玄理;;浅谈《源氏物语》在后世的传播情况[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杨芳;;《源氏物语》英译本特点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杨芳;;《源氏物语》主要英译本及翻译特色[J];日本研究;2010年02期
8 王玲;;死亡在《源氏物语》构成中的作用和意义——以源氏身边的女性死亡为视点[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1期
9 王玲;;试析《源氏物语》中女性人物的精神世界[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赖晶玲;;浅谈《源氏物语》中的佛教思想[J];群文天地;2011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志虹;;日本古代文献中的“なさけ”——《源氏物语》之前的用例考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姚继中;;于破灭中寻觅自我——《源氏物语》主题思想论[A];东方丛刊(2000年第1辑 总第三十一辑)[C];2000年
3 姚继中;;《源氏物语》与唐代变文、传奇之比较研究[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4 叶舒宪;李继凯;;光·恋母·女性化——《源氏物语》的文化原型与艺术风格[A];东方丛刊(1992年第2辑 总第二辑)[C];1992年
5 赵连元;;《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之比较[A];东方丛刊(1995年第3辑 总第十三辑)[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铮;《源氏物语》将迎千岁华诞[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记者 金鑫;12位学者联手译现代改编版《源氏物语》[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3 钱铮邋刘赞;石山寺踏访《源氏物语》,魅力千年探缘由[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特约记者 戴铮;《源氏物语》一千岁,几代大师深受其惠[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戴铮;千年的源氏 千年的物哀[N];东方早报;2008年
6 记者 陈熙涵;《新源氏物语》中译本推出[N];文汇报;2008年
7 邸永君;人民币图案的选择思路应有所更张[N];北京日报;2006年
8 竺家荣;《天上红莲》:超越千古的人间情爱物语[N];文艺报;2012年
9 张晖;一千年来最受欢迎的日本文学家是谁?[N];中华读书报;2000年
10 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 徐忆农;昴——古字“新”意[N];人民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光泽;《源氏物语》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吉林大学;2013年
2 吴松梅;《源氏物语》的家族意识[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燕;中国读者对《源氏物语》的鉴赏[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2 李光泽;《源氏物语》在中国的研究综述[D];吉林大学;2008年
3 三浦由利子;《源氏物语》与中国文化[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4 岳小冬;论《源氏物语》中的私通事件[D];山东大学;2012年
5 陶毅;《源氏物语》<须磨>卷和歌中的月亮意向[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宁恺;《源氏物语》中蕴含的风雅余情[D];东华大学;2013年
7 唐菊芳;对《源氏物语》中女主人公出家问题的探索[D];南京大学;2013年
8 李曼;《源氏物语》和歌汉译研究[D];外交学院;2014年
9 杨乐;《源氏物语》与日本文艺美学观念[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易兰;论《源氏物语》对白居易诗歌受容[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81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781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