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清末北京官话常用中日同形汉字词——以《日清会话辞典》为依据
本文关键词:试论清末北京官话常用中日同形汉字词——以《日清会话辞典》为依据
更多相关文章: 清末北京官话 常用中日同形汉字词 理论方法 历史演变
【摘要】:以中日学者所编《日清会话辞典》为依据,探讨清末北京官话常用词系统中的中日同形汉字词问题,从来源、结构、中日词义理解对应关系角度归纳《日清会话辞典》常用词系统中日同形汉字词类型,我们可以发现《日清会话辞典》中日同形汉字词对清末北京官话常用词考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将《日清会话辞典》和《普通话三千常用词》中日同形汉字词进行比较,梳理出80多年来的变迁线索,对清末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汉语普通话常用词演变研究意义重大。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
【关键词】: 清末北京官话 常用中日同形汉字词 理论方法 历史演变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研究清末北京官话常用词是开展现代普通话常用词形成研究的重要步骤之一,但如何进行研究,学术界现在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从调查清末时期中外北京官话口语文献入手是切实可行的途径。这里,我们以中日学者所编《日清会话辞典》为依据,①先行探讨一下清末北京官话常用词系统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佘烨;;实证翻译语言的历史演变[J];外语学刊;2006年04期
2 高淑玲;;语言测试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姜美勋;;韩语汉字音端组塞音字声母的历史演变[J];南开语言学刊;2004年01期
4 毕雪飞;;日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特征与文化内涵——兼与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比较[J];语文学刊;2009年03期
5 黎刚;;日本汉字改革背景下的人名用汉字[J];人民论坛;2010年05期
6 汪顺强;;西方外语教学法之历史视角[J];科技信息;2009年16期
7 高淑玲;朱晗;刘娟;宋媛媛;;英语多项选择题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前景[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付伶俐;谭宗燕;;从英汉禁忌语透视中西文化异同[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1年10期
9 廖桂湘;甘宇;;我国英语写作策略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李力维;;关于改革后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测试的理论思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牟萍;;俄汉词义演变轨迹与思维走向[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冯丽琪;;英语词典中词源的可读性问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英;中国法语教学及其改革建议[D];中南大学;2008年
2 欧阳胜美;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高淑英;英语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标题的句法结构及其历史演变[D];东华大学;2007年
4 周樱格;汉语辅音[z]、[c]、[s]、[zh]、[ch]、[sh]与日语汉字音读的比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5 齐爱萍;《法语新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汤丽伟;初中英语教材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7 胡晓良;英汉关系分句的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静;基于《今日美国》网络新闻的文化隐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富天飞;汉韩缩略词语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10 董丽丽;《老友记》中“well”的关联视角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72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872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