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日语中汉字的类型分析及其文化特征
发布时间:2017-09-26 23:22
本文关键词:现代日语中汉字的类型分析及其文化特征
【摘要】: 汉字在日本的发展既是一种记录语言工具的适应过程,又是一个作为文化因素的积累过程,汉字在日语中大致经过这样的过程:汉字被作为外国文字全盘输入(借用字)一使用汉字过程中出现了国字(仿造汉字)和平、片假名(变体汉字)一汉字假名混用。现代日语中的汉字属于借源文字,其造字理据不仅基本上可以遵循传统的“六书”理论及其系列学说,同时在发展和选择过程中呈现出了日本民族独特的汉字意识和民族心理。 本文以现代日语中的汉字类型及其文化特征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日语中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探究汉字或字符的来源、表达功能及其功能组合的不同方式对创造国字、平假名、片假名所起的作用,并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主要以日本内阁1981年颁布的《常用汉字表》中1945个汉字(含有8个国字),285个人名汉字(含有4个国字),《大汉和词典》中的210个国字,共2428个汉字为具体研究范围,对日语中的汉字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比较分析,,丰富和发展了“六书”理论及其系列学说。根据汉字或字符的来源形式,将日语中的汉字分为借用字、自造字(包括国字和平、片假名)两大类。根据借用字与汉字字符的形音义对应关系和日语的特点,将借用字划分为全借字、音借字、义借字、形借字等四类;根据国字的构字部件的属性和组合关系,把国字划分为象形、会意、形声、记号、合音字、表意变体字等六类,并根据字形的变迁和特点把平、片假名纳入表音变体字中。通过归纳日语中的单字、字组、字系、字型、字体等文化特征,揭示蕴含于其中的造字理据和日本独特的文化意识。
【关键词】:日本汉字 字体类形分析 文化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H3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2
- 1.1 现代日语中汉字的类型及其文化研究的历史情况10-17
- 1.1.1 中国学者在汉字研究方面的历史与现状10-12
- 1.1.2 日本学者在汉字研究方面的历史和现状12-13
- 1.1.3 中日学者在汉字研究方面的成果归纳13-17
- 1.2 现代日语中汉字的类型及其文化研究的意义17-19
- 1.2.1 日语汉字的类型及其文化研究的创新17-18
- 1.2.2 日语汉字的类型及其文化研究的意义18-19
- 1.3 本文研究概况及相关说明19-22
- 1.3.1 本文研究的目标和方法19
- 1.3.2 本文的字体类型分类方法和原则19-20
- 1.3.3 文化特征的分类方法20
- 1.3.4 本文的结构框架20-22
- 第二章 借用字的分析22-40
- 2.1 借用字的类别22-38
- 2.1.1 全借字22-30
- 2.1.2 音借字30-33
- 2.1.3 义借字33-36
- 2.1.4 形借字36-38
- 2.2 如何把握日语"宛字"(借用字)的概念和性质38-40
- 第三章 自造字的研究40-63
- 3.1 国字的字体类型分析40-55
- 3.1.1 象形字分析41
- 3.1.2 会意字的类别及特点41-50
- 3.1.3 形声字的类别及特点50-54
- 3.1.4 记号字的分析54
- 3.1.5 合音字的分析54
- 3.1.6 变体表意字的分析54
- 3.1.7 其它54-55
- 3.2 关于国字的三个问题55-59
- 3.2.1 如何理解"(勹NB)"字的字型属性55
- 3.2.2 如何理解"国字"的定义55-56
- 3.2.3 如何确定"国字"的字数56-59
- 3.3 表音变体字—平假名和片假名59-63
- 3.3.1 关于假名的概述59-60
- 3.3.2 平假名的特点60-61
- 3.3.3 片假名的特点61-63
- 第四章 现代日语中汉字的文化特征63-80
- 4.1 单字文化特征63-67
- 4.2 字组文化特征67-71
- 4.3 字系文化特征71-74
- 4.4 字型文化特征74-78
- 4.5 字体文化特征78-80
- 第五章 结语80-83
- 参考文献83-86
- 附录86-89
- 一.《日本常用汉字表》(1981年公布,共1945字)86-87
- 二.《日本人名用汉字一览》(1997年公布,共285字)87-88
- 三.日本国字(共210字)88-89
- 致谢89-9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9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坤;;浅谈汉字“六书”与日本“国字”[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1年08期
本文编号:926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926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