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法语德语论文 >

从乔治·穆南的翻译理论看法汉机器翻译的可行性

发布时间:2021-07-26 23:23
  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法汉语言的不对等性等原因,法汉机器翻译面临着一系列难题。而乔治·穆南曾在词义、句法和语境方面提出过一些实现翻译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理论为法汉机器翻译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 

【文章来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09)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乔治·穆南的翻译理论对机器翻译的启示
二、法汉机器翻译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 翻译本身的局限性
    (二) 机器翻译的特殊局限性
    (三) 汉法语中词法、句法的不完全对等
三、法汉机器翻译的可行性
    (一) 机器翻译的基本过程
    (二) 实现机器翻译的方法论
        1. 词义分析:“在同一情景下, 区别性语义特征描述越具体越好翻。”
        2. 句法分析:“不仅存在句法的差异性, 也存在句法的共性。句法的共性是句法的功能及词汇、短语、句子间的相互关系。”
        3. 语境分析:“将情景当成是衡量语义的尺度。”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乔治·穆南的“最小言语单位”理论看新兴网络法语解构[J]. 张赟,连泰.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2]机器翻译中源语分析的研究与探讨[J]. 吴华,徐甜.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6(02)

博士论文
[1]动宾结构汉英机器翻译研究[D]. 黄淑美.华中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04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yufanyi/3304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b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