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联翻译理论看程抱一的诗歌翻译策略——以《终南别业》翻译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17 14:56
程抱一的唐诗法译在法国乃至整个汉学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直作为经典而广泛流传。运用关联翻译理论这一原则和标准,我们看出程抱一的译文在忠实的基础上灵活发挥主体性和创新性,努力贴近原文的语境效果,将原语作者的意图和目的语读者的期待尽可能相吻合,实现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最佳关联。寻求最佳关联的理念与他的译者身份紧密相关。多元化的译者身份使他创造性的发挥译者主体性,追求中西方思想和文化的融合。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翻译策略的选择
(一) 原文语境效果和目的语读者认知能力的双重贴近
(二) 文化境界的“直显推理”
三、从译者的身份诠释翻译策略的选择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译法文本构筑与译者的操纵——以法译本《夕暮》为例[J]. 马彦华. 法国研究. 2013(03)
[2]“译内效果”和“译外效果”:译文与译者行为的双向评价——译者行为研究(其六)[J]. 周领顺. 外语教学. 2011(02)
[3]翻译中的最佳关联性[J]. 姜海清.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4]离散译者的文化使命[J]. 孙艺风. 中国翻译. 2006(01)
[5]关联理论与语境对等[J]. 姜海清. 江西社会科学. 2003(11)
本文编号:3347979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翻译策略的选择
(一) 原文语境效果和目的语读者认知能力的双重贴近
(二) 文化境界的“直显推理”
三、从译者的身份诠释翻译策略的选择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译法文本构筑与译者的操纵——以法译本《夕暮》为例[J]. 马彦华. 法国研究. 2013(03)
[2]“译内效果”和“译外效果”:译文与译者行为的双向评价——译者行为研究(其六)[J]. 周领顺. 外语教学. 2011(02)
[3]翻译中的最佳关联性[J]. 姜海清.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4]离散译者的文化使命[J]. 孙艺风. 中国翻译. 2006(01)
[5]关联理论与语境对等[J]. 姜海清. 江西社会科学. 2003(11)
本文编号:3347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yufanyi/3347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