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于“科普”与“科幻”之间——鲁迅对儒勒·凡尔纳小说的翻译
发布时间:2021-09-24 12:27
<正>鲁迅的文学生涯由翻译始,至翻译终,①并且一直"别求新声于异邦",他曾写道:"创作翻译和批评,我没有研究过等次,但我都给以相当的尊重。对于经常被奚落的翻译和介绍,也不轻视,反以为力量是非同小可的。"②鲁迅的科学小说翻译既是他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前期准备,也是其独特翻译风格形成前的有益探索,在鲁迅的文学翻译研究中具有重要意
【文章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2016,(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对“科普”的重视
(一)对凡尔纳小说的选择
(二)“接受屏幕”的影响
二、对“科幻”的青睐
(一)“科幻”的保留
(二)“科幻”的删改
三、向“科普”的倾斜
(一)为“科普”服务
(二)经“科普”过滤的“科幻”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鲁迅的科学翻译[J]. 吴钧. 中国科技翻译. 2013(01)
[2]明治“科学小说热”与晚清翻译——《海底旅行》中日译本分析[J]. 范苓.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3]晚清“科学小说翻译热”与日本的影响——以梁启超和鲁迅的中译本为例[J]. 范苓.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4]晚清启蒙之“艰”——以科学小说的“科学”表述为例[J]. 黄勇. 文艺争鸣. 2007(05)
[5]论晚清至三四十年代的儿童科学文艺[J]. 杜传坤. 山东社会科学. 2005(05)
[6]鲁迅与儒勒·凡尔纳之间[J]. 山田敬三. 鲁迅研究月刊. 2003(06)
[7]鲁迅早期三部译作的翻译意图[J]. 赵静. 鲁迅研究月刊. 1995(01)
本文编号:3407751
【文章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2016,(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对“科普”的重视
(一)对凡尔纳小说的选择
(二)“接受屏幕”的影响
二、对“科幻”的青睐
(一)“科幻”的保留
(二)“科幻”的删改
三、向“科普”的倾斜
(一)为“科普”服务
(二)经“科普”过滤的“科幻”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鲁迅的科学翻译[J]. 吴钧. 中国科技翻译. 2013(01)
[2]明治“科学小说热”与晚清翻译——《海底旅行》中日译本分析[J]. 范苓.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3]晚清“科学小说翻译热”与日本的影响——以梁启超和鲁迅的中译本为例[J]. 范苓.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4]晚清启蒙之“艰”——以科学小说的“科学”表述为例[J]. 黄勇. 文艺争鸣. 2007(05)
[5]论晚清至三四十年代的儿童科学文艺[J]. 杜传坤. 山东社会科学. 2005(05)
[6]鲁迅与儒勒·凡尔纳之间[J]. 山田敬三. 鲁迅研究月刊. 2003(06)
[7]鲁迅早期三部译作的翻译意图[J]. 赵静. 鲁迅研究月刊. 1995(01)
本文编号:3407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yufanyi/3407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