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情景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7-02-22 10:42

  本文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况的调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的习得也是学习英语语言过程的一部分,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情景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一、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问题的设置是思维活动的开始,有效问题的设置,能够让学生有一种想要解决问题的想法,而且还能够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这样,学生也能主动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基于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在问题的指引下,多鼓励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适当地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及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问,自主回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sharing(公用、共享)”这一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先回答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当学生得到答案后,再指导学生投入到课本的学习当中,这样,学生的学习欲望也就能被激发出来。此外,在新课程教材中的“Askand answer(问答)”板块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问题类比、问题想象、课前提问以及课后提问和互问互答等方法,掌握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这种活学活用的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热情。

  二、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

  高中学生都有听歌的习惯,还有很多学生比较喜欢听英文歌,对英文歌曲可谓是情有独钟。在教学英语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有效的资源进行授课。比如,在上课开始之前,教师就可以适当播放一些优美且舒缓的英文歌曲让学生欣赏。这样的教学既能够让学生放松紧张的心理,又能让学生的大脑得到休息,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到一种相对轻松的英语学习环境当中。其次,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歌曲作为新课的导入,通过构建音乐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采用音乐作为新课的导入,要注意导入内容不能与接下来要教学的内容相脱离,否则就失去了意义,而且还会给学生泼一盆冷水,不利于学生继续探究相关的知识。另外,听英语音乐,学英语知识,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听力。而且通过听音乐还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加了解西方的文化,体会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异同,将英语语言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让英语教学“活”起来。

  三、介绍异国文化,可使语境的设置更为地道

  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的习得也是学习英语语言过程的一部分。因此,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英语教师也有必要在创设相关的情境教学时,向学生多传授一些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消除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障碍,还能让我们在语境中操练的语言形式更加恰当、得体,而且也会使设置的语境更加真实有用。例如,在教学“Englishmanners”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英文化间的差异,教师可以结合小品表演进行授课。西方人主要以谈论天气作为话题的开始,中国人往往都是先问“吃饭了吗”开始,接着,再让学生查找一些资料,在互相矛盾的表演冲突中,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在互动中得到应有的乐趣,增长知识。

  四、巧设情境,开拓思维

  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及各地的文化。很多文化礼仪等都是我们没有看到的,针对这部分内容,在英语课堂教学上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将这一部分内容展示给大家。此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靠学生和教师发挥自己的合理想象,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关的图象,再对这些图象选择加工,以此来不断地扩展形象思维的范围,把记忆系统中的信息重新进行组合、加工。基于此,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创设情境教学,指引学生进入到特定的情境当中,根据情境教学再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再加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独创性,让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英语知识来描述学习内容。这样的教学,也能够凸现出教育手段的技术性与艺术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巧设交流情境,比如,可以创设一个虚拟的场合,组织学生进行情境对话,以此来开拓他们的思维想象力,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能开拓学生的思维。举个例子,“Do you like travelling(你喜欢旅游吗)?”“Where do you like totravel best(你喜欢去哪里旅游)?”

  以及“How will you travel(你将如何旅游呢)?”.对于这段对话,教师就可以巧设情境,让学生来讨论关于travel的话题,既能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巩固要学习的英语知识。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有效情境教学环节的设置,能够为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获得感性材料,而且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情境教学法的有效使用,也是英语教学中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因此,广大的英语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方法的重要性,而且还要在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合适的情境教学,并且使这一方法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得以应用。情境教学环节的有效创设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兴趣的同时,还能使得英语课堂成为学生探究英语知识的乐园。

  参考文献:

  [1]赖萍.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况的调查[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兰天.探析情境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 2013(6).

  [3]刘影. 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张清英.高中英语情境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6.

  安装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造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安装工程造价课程问题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安装工程造价是整个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近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装工程造价包括的专业已经从传统的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工程逐步扩充到包括消防喷淋、弱电工程等新兴专业的大类。 因此,高职学生对于安装工程造价的学习难度也随之增大。学生应通过学校系统的学习,掌握安装工程造价的主要内容, 达到安装工程造价岗位的实际要求。

  1、安装工程造价课程特点

  1.1、首先,安装工程纵向包括的工程专业多,套项内容多

  如前所述,常用的安装工程专业有给排水、消防工程、电气工程、弱电智能、燃气管道工程。 各专业自成体系,各有特点,没有过多的联系。 同时相对于土建造价中列项项目,安装工程造价中需要列项的项目类型多, 计算规则随之不同。造成学生学习难度加大。 上述两方面叠加,造成安装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较土建工程而言,项目繁杂。

  1.2、安装工程造价综合性强

  要做好安装工程造价,需系统掌握《设备安装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还需要掌握预算定额、清单计价规范、对应专业工程清单算量规则内容。

  1.3、安装工程造价是一门政策性

  和时效性都很强的课程安装工程造价人员应根据国家、地方部门的要求编制相关造价文件。 所以,安装工程造价人员应随时关注国家、地方的政策、法规、计价办法的变化,以更好的适应新的计价要求。

  1.4、安装工程造价实践性强

  安装工程造价岗位要求要能够动手准确编制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造价文件, 主要是概算、工程招标控制价, 工程投标报价、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文件的编制。

  2、目前在安装工程造价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突出问题

  2.1、学生重视不够

  相比土建工程造价课程而言,大部分学生对于安装工程造价课程重视不够,认为安装工程是土建工程的附属,工作之后,用处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

  2.2、学习方法不到位,学习难度大

  安装工程造价纵向和横向包括内容多,同时某些内容又比较抽象,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学习难度较大。 部分学生畏难情绪大。 同时,安装工程包括的专业多,前面的专业和后续专业之间没有过多的联系。 由于学习方法不到位,学生普遍表现能学懂某一个专业工程,但是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专业增多,则表现较差。

  2.3、安装工程中材料种类型号较多

  例如电气工程中常用的电缆、电线等材料的型号有数十种,而且用途、施工特点又大不相同。 造成学习难度加大。

  2.4、安装专业技术多,难以有效区分

  安装专业中的施工技术多,仅管道的常用连接就有螺纹连接、焊接连接、法兰连接、卡箍连接、承插连接、粘接连接等。 不同施工技术又关系到后续定额子目的准确选取,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

  3、对策及建议

  3.1、正确认识安装工程造价地位

  安装工程造价对于整个项目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厂房中所占的比重更大。系统地掌握安装工程造价专业知识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很有帮助。

  3.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安装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造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是有其自身特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引导学生思考安装工程在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清单计价过程中与土建工程的不同之处。 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运用比较、总结的方法进行学习。 例如,可以具体比较安装工程造价与土建工程造价的编制的不同,安装工程中普通给排水工程与采暖热量管道、燃气管道工程的不同,安装工程中和土建工程的脚手架搭拆费用的处理有何不同,并且及时总结。 通过上述方法的运用,学生能够有效解决安装工程专业多,学习难度大的普遍问题。

  3.3、进一步完善安装工程实训条件

  安装工程中材料众多,只有建立安装工程材料实训室,才能掌握各种材料的性质,进而区分常见易混淆材料,从而真正掌握材料的特点。 例如,可以管道工程中常用的各种类型的管件、电气工程中常用的缆线、电缆终端头、中间头等材料。 其次,对于安装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则可以通过实训基地现场观摩,进一步体会各种安装工程施工技术的不同,为准确选择定额子目服务。

  3.4、改革教学设计思路,提高教学效果

  3.4.1、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实践性强。 教学目标应包括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包括对于安装工程相关定额的正确理解和应用, 国家规范条款的理解,不断学习、自学的素质培养。 能力目标则应围绕真实的工作过程的具体要求设置: 包括识图能力、定额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

  3.4.2、基于真实工作要求设计教学过程

  本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应根据安装工程造价的真实工作的过程要求设置教学过程。

  (1)教学内容设计。 目前很多安装工程造价教材的内容多数是各专业的定额上计算规则的照搬。首先,对于没有接触安装工程造价的初学者来说,有些计算规则无法理解。 其次,安装工程造价文件编制以单位工程为对象,而单位工程所包括的计算列项项目综合性大,计算规则多,单纯依靠字面的计算规则,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更谈不上准确应用了。因此,笔者在安装工程造价课程讲授中,结合安装工程造价岗位的实际要求和安装工程造价的特点,综合考虑安装工程专业划分和实际工作流程两部分,将主要学习内容安排如下,见图 1。

  图1 安装工程造价主要学习内容设计框图

  学习内容纵向主要是按专业划分,在某一个具体的专业单位工程计价中,则主要根据造价文件编制的主要步骤安排学习内容,依次讲述各专业施工图的识读,各单位工程的列项项目,计算规则,计价。重点是根据工程实际,准确确定列项项目,理解并应用对应的计算规则,准确计价。 最后,基于工学结合的思想,可以安排一个小规模的项目,例如门房工程,让学生上手练习,既能有效复习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又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实际的工作氛围和要求,具有一定的成就感。

  (2) 采 取任务驱动 、 案例教学和分组教学。 根据安装工程造价课程的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安装工程造价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必须采取案例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 采取真实的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更好的适应现实工作能力的要求,提高学习兴趣。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对于实际案例的选取,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是循序渐进原则,可以先进行某个分布分项项目的实际案例的计算,逐步过渡到单位工程的实际案例。 其次是要将案例项目落到实处,使学生有收获。 注意将项目落实, 将项目落实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采取分组教学。 通过分组,首先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其次, 在小组各成员的协作过程中,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最后,通过学生的分工合作,将任务有效分解,避免项目的半途而废。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 教师点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落实项目。

  4、结语

  安装工程造价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关系到学生能否适应造价岗位的要求。 根据目前安装工程造价课程教学过程中表现的突出问题,从学生改变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应用,实训条件等关键因素出发,提出了解决安装工程造价教学过程中典型问题的对策,为培养合格的造价专业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杜成仁.《安装工程造价》课程改革与探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3)

  [2]黄山,鲍学英.建筑工程概预算教学改革研究.高等建筑教育,20121(1)

  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利用各种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资源和学习理念送往农村地区,以农村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一种的新型教育形式,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是具有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属性、服务农村和基层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它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与否,决定其产生和发展以及改变贫穷的重大历史使命,承担着让广大农村居民平等参与高等教育共享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构建农村人力资源教育培养和建设学习型新农村服务体系的重任,具有“并行”性、适切性、实用性与创新性、多元性与层级性等特点。

  [关键词]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提出了要“探索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克服同质化倾向”,指出中国的高等教育应该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多样化需求服务,高等院校要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正是顺应这一要求发展起来的。

  可见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实用人才、教育服务“三农”工作的必然选择。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既不同于普通高职院校,也有别于中心城市的远程高等教育,要树立科学、全面的质量观,确定符合农村现状的、适合农民学习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才能使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高等性、实用型是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基准

  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利用各种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资源和学习理念送往农村地区,以农村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一种的新型教育形式。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是远程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下位概念,它具备了远程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属性。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是依托教育信息技术来完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一种教育形式创新,充分遵循、利用了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教育理论、模式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因而它具有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同时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又结合了农村、农民的具体实际,服务于新形势下农村发展与变革所需人才培养需求,它具有与当前农村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相适切、专业设置适合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教学方式适应农村一线管理、经营、种养等技能培养需要以及办学的设施要求和质量保证体系符合农村现有条件等鲜明特点,体现出为农村培养高等实用型人才的社会目标,是把学历教育和职业素质提升、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的创新之举,因此决定了其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基准上。

  二、影响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要素分析

  (一)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让广大农村居民平等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的重任

  自1999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确定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到2002年达到15%,中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到201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各类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已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然而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教育严重不平衡,同时期的农村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远远低于城镇和全国平均水平。即使是在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仍是凤毛麟角,与同期的城镇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相比,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长期以来“农业支持工业”的制度安排,导致中国的城乡发展很不平衡,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严重落后于城镇。要真正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一方面,需要国家调整政策,支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的建设发展要靠农民自己努力,农民才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要建设生态、文明、小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关键的是要有建设新农村的人才。新农村未来的发展与变革对农村人力资源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显然,从中国农村农民受教育的现状看,这个任务是异常艰巨的,待培养、教育的人数是惊人的,特别是应用型建设人才的需求缺口是巨大的。大众型、普及型人才的培养,单靠传统的教育来独自完成显然是无法实现的。

  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把高等教育的资源输送到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群众身边,提供适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接受高等教育,享受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农民自身的全面发展,以便他们能持续、平等地参与现代化进程。所以,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首先应该定位在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进程,促进教育公平,是在农村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农村劳动力受高等教育人数比例提高的重要贡献者。

  (二)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是实现农村发展与变革对农村人力资源全新要求的重要承担者

  农村发展与变革对农村人力资源提出了全新要求。一是人才需求规模扩大。《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要实施农民学历提升工程,通过探索农业中、高等教育免试入学、免费教育、弹性学制、定向使用的机制和模式,在“十二五”期间,培养大批具有中高等学历的农村实用人才和职业农民,实现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2500万人、农民创业培训25万人,培养具有中高等学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100万人。到2020年,农业科技人才要增加到7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要达到1800万人。

  二是农村人才结构需要改善。农村发展与变革对农村建设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要明显改善农民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大幅提升农民对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吸纳、承接和转化应用能力,让更多的农民持有绿色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中、高等学历证书,使农村各类实用人才的结构更加协调,从而明显提高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到2020年,农村实用人才素质要全面提高,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大幅增加,复合型人才大量涌现。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点,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覆盖待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广大农村居民,为农村培养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本土人才,改善农民知识结构,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是实现农村发展与变革对农村人力资源全新要求的重要实施者和承担者。

  (三)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是构建学习型新农村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如何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需要出发,建设包括农村地区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重大课题。显然,要实现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战略任务,不仅要构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的学习型城市,更要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建设适合中国农村实情的学习型新农村。在中国,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和谐社会,就没有全国的和谐社会;没有学习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在我国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如何用好有限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是选择建设学习型新农村支持服务的首要因素。传统的教育因其模式、形式的局限性无法广泛地为学习型新农村提供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而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具备教学手段现代化、资源多样化、学习个性化的特点,在满足社会各类人员多样化的学习服务上有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能让更多人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其成本较低、辐射面广的优势,在建设学习型新农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也是其他教育模式所不能企及的,必将成为我国构建学习型新农村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特征

  (一)“并行”性

  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是在教育基础底子薄,教育资源稀缺的农村办高等教育,它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教育培养对象人员众多,且自身的文化素养良莠并存,受教育对象对参加远程教育的需求和期望也是多层次、多样化的。

  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既要反映新农村建设对人才规格的新需求,又要满足个体适应社会变迁,实现自我发展的要求,显然,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应该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但要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规格定位“并行”,要区分开来,与中心城市的远程教育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规格定位也应有所区别,它应该更强调“应用和适用”。

  (二)适切性

  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适切性,是指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适应、切合农村社会发展、建设的需要,要适应、切合农村居民的个体身心发展和就业创业、增收致富的需要,要充分考虑农村发展的实际,设计与我国农村发展人才需求相匹配的结构层次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农村发展需求的人才。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的开放性、灵活性、延伸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等特点,充分考虑了其学习者的观念、经验、知识基础和学习动机、学习条件和学习特点等现实因素,最大化地满足了农民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体现了高等教育在农村办学的思路和恰当的定位。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要体现高等教育从形式到内容、到人才培养规格和数量对农村发展的适应,要能很好地诠释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切性。

  (三)实用性和创新性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新农村建设的合格农民大学生,为农村培养实用型人才,即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生产型人才、经营型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社会服务型人才和技能带动型人才,为“三农”服务,为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同时,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满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为中心的教育。农民学习是出于自身社会角色发展的需要,农民已经经历了从事农业生产或相关职业的社会分工选择,具备了一定的生产、劳动经验,他们的学习计划是与他们的社会职责结合起来的,他们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掌握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提高生活质量。这种学习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或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是“为用而学”,以期学习后能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即学即用,特别注重学用结合,他们希望所学知识,不仅具有新颖性,更要有实用性。

  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旨在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创新人才。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是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能和一定的科学文化修养的新型农民,他们在市场经济中,能够成为市场的主体,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采用先进理念和技术来指导经营,是与传统农民不同的、有市场竞争力的生产者。从本质上来说,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农民。

  (四)多元性与层级性

  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的受众主要是农村居民,在现代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这一群体承担着生产、生活等家庭重负,他们学习时间有限,但又会因为追求科技进步带来的显着效益而容易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因此他们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学习动机强烈。当然,新时期农民更注重学习的效果,他们已不再满足一张文凭、一次岗前培训或一张培训合格证,而是更加关注学以致用的效果。他们的要求是多元化的,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有的是希望通过学习掌握一门技能,以解决生存问题;有的希望通过学习能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整体综合素质,从而达到家庭致富、改善生活质量;有的是希望通过学习达到提高社会地位、求得个人发展的目的。以农民为服务对象的远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显然具有多元性的特点。

  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定位的层级性主要体现在: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储备实用型人才,提高农村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培养创新型农民,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层次发展的需要;同时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是构建学习型新农村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远程教育很好地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其优势和特点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型新农村居民终身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它突破了传统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的束缚,融合了各种教育机构的优势,整合各种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习型新农村的建设提供最有力、最全面的智力支持。另外,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也是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措施。

  四、结束语

  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从无到有,其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其服务“三农”、满足农村社会建设人才需求的属性,其培养目标定位应体现出担负让广大农村居民平等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的重任,承担实现农村发展与变革对农村人力资源全新要求和构建学习型新农村服务体系重要使命等特色,就是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有实用技能和有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参考文献]

  [1]李国渝,朱肖川.远程开放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5).

  [2]冀贞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探究[J].中国电子教育,2011(2).

  [3]张菊玲.略论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教育质量观[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6(1).

  [4]别荣海.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观建构的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5]谭力民.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目标定位及质量观浅议[J].科技创业月刊,2006(7).

  [6]王忠敏.对教育质量标准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2(10).

  [7]鲁秀美,李培湘.我国学习型农村的建构策略思考[J].现代农业,2007(8).

  [8]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Z].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

  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学生加强管理,教师就要充分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管理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受时代发展的影响,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不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文章探讨如何将远程教育技术与学生管理相结合,主要对远程教育下学生的特征和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远程教育提高学生管理能力的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远程教育;学生管理;特征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基础,加强学生管理工作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而科学地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方法,能保障学生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通过从理论层面对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管理能力进行研究,对促进实际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

  一、现代远程教育下学生管理的问题

  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工学矛盾比较突出。参加远程教育的学生,有的是在职成人学生,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工作,有的则没有按时参加考试等[1]。在学习方式上没有有效适应,还存在着重文凭及重视终结性考试的问题。这些对远程教育就会形成很大的阻碍。从当前的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管理的现状来看,还有诸多方面存在着问题。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学生缺乏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的意识,缺乏积极性和自信心等。因此,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得比较被动。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的管理过程没有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生管理缺少人性化及个性化的管理手段,管理权限相对集中,与学习中心管理有很大的差距。学生的总体素质没有得到平衡化的呈现,学生的年龄结构跨度较大,学习目的不统一,学习任务比较重,集体观念相对薄弱。学校领导者对学生有着过高的期望,在一些管理制度的制定上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走向了形式主义[2]。除此之外,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队伍素质不高。

  二、提高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方法

  (一)建立和完善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管理制度

  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要从制度完善方面着手,加强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查和管理。现代远程教育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学习中心要组织任课教师认真批改学生的课堂作业,定期查询学生提交作业的时间[3]。还要建立公正科学的考试规则,保证考试制度能有效实施。不仅如此,学习中心还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综合性管理的加强。

  (二)强化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管理模式的优化实施

  传统管理模式在学生管理中程序比较复杂,管理效率比较低。新的教学改革环境下,学习中心要注重优化学生管理模式。通过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应用,能提高学生的管理效率。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在应用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组织结构最大程度地向下层移动,保障学习中心的学生管理工作权利的履行,才能提高解决学生管理问题的效率。

  对远程教育学生管理模式的应用要注重以人文本,通过这一柔性化的管理模式的应用,将学生作为管理的中心,就能有效提高管理水平。

  (三)注重系统化的管理方法

  现代教育要严格把守学习导入的关口[4]。远程教育能掌握学生的准确信息,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程考试可信度。从实际的管理情况来看,要注重对新生入学进行严格把关,还应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现代远程教育对学生管理的实施是通过组建小组的方式完成的,能对学生平时上网学习的点击率及作业的提交量实施有效的统计,这会使学生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四)加强对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管理的经济投入

  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管理的应用,需要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在经济方面充分投入,完整地呈现并改善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学生管理水平提高的基础。所以,为保障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管理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学校就要充分注重经费投入,满足学生管理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条件建设,以及对学生的课程资源经费的投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管理的执行者的素质是管理质量的重要基础,所以,要加强管理者专业化的培训工作。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进行了严格的把关,才能保证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管理的整体质量有所提高。

  三、结语

  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学生加强管理,教师就要充分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加强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设备的应用,要注重多方面的考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师要从多方面注重学生管理方法的优化实施,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只有使这些基础层面得到加强,才有助于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曾书琴.网络虚拟环境中的成人学习研究[J].成人教育,2011(10):27-28.

  [2] 张青,邓芳丽.虚拟学习社区的自组织性及形成条件[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8):70-73.

  [3] 孟晓蕾.自组织理论对新办本科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231.

  [4] 张娟,姜红,孙擘.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学习支持服务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7):55-57.

  发展远程教育是我国高等继续教育改革的战略选择和发展趋势,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陕西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发展状况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十多年来,陕西远程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为了摸清情况、发现问题,为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省教育厅委托陕西省高等继续教育学会实施了本次调研。调研以依托机构和校外学习中心为对象,以数据统计为基础,从宏观和中观角度对陕西区域内学习中心的规模、结构、分布、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总结了学习中心发展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远程教育;依托机构;校外学习中心;问题;政策建议

  发展远程教育是我国高等继续教育改革的战略选择和发展趋势,学习中心的规划和建设是发展远程教育的基础。为了全面掌握全省校外依托机构和学习中心分布状况,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政策,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优化远程教育办学体系,促进远程教育稳定健康持续发展,2014年5月到9月,陕西省教育厅委托陕西省高等继续教育学会组织了本次调研。陕西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的7名专家组成专题调研组承担了本次调研任务。调研结束后,提交了调研报告,起草了加强校外学习中心管理的意见,基本达到了了解现状、查找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对策的目的。

  一、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学习中心规模庞大,覆盖面宽

  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统计情况见表1,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在籍学生规模统计见表2。

  表1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统计表(单位:个)

  表2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在籍学生规模统计表(单位:人)

  1.在陕各类远程教育学习中心394个,在籍学生295383人。学习中心覆盖陕西全部大中城市和90%县(市)。

  2.在陕高校设立学习中心224个,占学习中心总数的56.85%;在籍学生226304人,占在籍学生总数的76.61%。省外高校在陕设立学习中心170个,占学习中心总数的43.15%,在籍学生69079人,占在籍学生总数的23.39%。

  (二)各类机构广泛参与,多元化办学格局基本形成

  为了观察在不同类型依托机构建立学习中心的情况,将依托机构分为8类。见表3。其中,“中等职业学校类”包括职教中心、职业中学、职业学院、职业中专、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卫生学校、培训学院、专修学院等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高等学校类”包括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院、职工大学、工学院、教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等;“电大类”是指独立设置的电大分校、辅导站、工作站等电大专门办学机构,独立设置的奥鹏学习中心也归到此类;“教育培训类”是指面向社会主要从事短期培训、岗位培训、技能培训的非学历教育机构;“企业类”包括企业、企业内部职工教育机构;数量较少的中华函授站、普通中学、教研室、医院、政府部门、图书馆、农业推广中心、信息中心、协会等归入“其它类”。

  表3各类依托机构设立学习中心分类统计表(单位:个)

  1.全省240家依托机构大体分为8大类30多种,说明社会各方广泛参与了远程教育的办学。

  2.依托中等职业学校类、电大类、高等学校类和教师进修学校类机构建立的学习中心分别为120个、106个、75个和53个,占学习中心总数的89.85%,成为依托机构的主体;其他类型依托机构建立的教学点较少,但可能举办的是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另外,培训类、企业类机构建立的学习中心较少,显示这两类机构参与明显不足。

  (三)省外高校设点已成规模,形成竞争态势

  省外高校在陕设立的学习中心(计入通过奥鹏体系设立的学习中心)情况统计见表5。

  表5省外高校在陕设立的学习中心情况统计表

  1.省外高校或直接在陕设点,或通过奥鹏公共服务体系在陕设点,实现了向陕西的办学网络的延伸。一大批着名高校来陕西设点办学,引进了优质教育资源,丰富了专业门类,提升了服务层次,提高了公民选择的灵活性;形成了省内、省外竞争发展、共同提高的格局。

  2.省外共有42所高校作为主办高校在陕开展远程教育,共计设立学习中心170个。平均每个高校设立学习中心4.05个。其中设立1~3个学习中心的高校29所,设立4~10个学习中心的高校10所,设立10个学习中心以的高校3所。表明省外高校在陕设点不平衡。

  二、存在问题

  (一)规模庞大,但优秀较少

  考察240个依托机构和394个学习中心,具有示范作用的不到10%。办学条件总体不足,差异较大。

  特别是工科专业,实验实训设施严重缺乏。少量学习中心的依托机构通过租赁场地办学,基本条件薄弱。部分学习中心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不高,分工不明,管理水平较低。

  (二)设点缺乏规划和协调

  学习中心的同质化、重复化、低层次化建设明显。一个地方,比如县城,既有电大,也有网院,还有奥鹏,都设立有学习中心,不少地方还有其他高校建立的函授站,分散了生源,过度竞争、不正当竞争、恶性竞争比较严重。有的依托机构同时与多个高校联合办学,建立的学习中心过多,招生专业过多过散,部分专业在各联办高校之间重复开设,难以形成自身优势,办学条件、管理力量难以适应,办学质量难以保证。

  (三)办学规模不平衡

  部分学习中心规模过小,不利于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难以持续办学。从统计看,学习中心在籍学生平均规模为750人,但分布很不均衡,其中网院为571人,奥鹏为336人,电大开放教育为1420人。具体到学习中心,少数规模大的可以达到好几千人,规模小的却只有一、二百人。若再具体到专业,不少学习中心有许多专业在籍学生是个位数。

  (四)办学协议履行不到位

  一些学习中心办学动机不正,短期行为明显,教学投入严重不足,教学组织和管理松散,支持服务不到位。

  (五)规范办学意识不强

  宣传、招生、收费、考试、办证等环节的违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还很严重,甚至酿成社会不稳定事件。

  三、有关政策建议

  (一)统筹规划,提高质量

  规模已经很大,能够满足需要,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是在控制设点的基础上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高质量。坚持发展陕南、稳定关中、调整陕北的思路,适当加快陕南学习中心的发展。坚持按需设点,学习中心的设置要适应各地行业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并选择合适的合作高校和专业。坚持优胜劣汰,积极扶持优秀学习中心做大做强,坚决淘汰条件较差、规模过小、质量不高、办学不规范、改进无望的学习中心。

  (二)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一方面要完善和发挥评估、清理、年检等手段的组合作用,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保持管理力度,构建有效的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加强学习中心建设的引导、指导和规范,推进标准化管理,完善校外支持服务体系,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督促主办高校切实履行职责,增强对学习中心的扶持力度,实现学习中心由单纯设立到既重视设立又重视建设的方向转变。同时要主动适应国家未来政策的调整。2015年10月,《国务院关于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审批事项的决定》印发,国务院取消了省级教育部门的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审批权。可以想见,出于落实办学自主权的考量,学习中心的设置将由行政审批制转变为许可登记制,选择合适的校外寄托机构建立学习中心将由主办高校自主实施。教育管理部门应适应这种变化,及时建立相应的远程教育管理法规,制定科学的学习中心设置标准和许可程序,并转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形成新的管理模式[4]。

  (三)规范办学行为,化解办学风险

  以宣传、招生、收费、考试、办证等为重点,规范依托机构和学习中心的办学行为,完善办学风险管控机制。在办学协议中进一步明确主办高校和依托机构各自的法律责任,落实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依法设立,依法运行。建立规范办学负面清单,加强民办依托机构的监管。通过网络等现代信息手段进行违规办学的通报、警示和警告。严肃查处违规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行为,净化办学市场。

  (四)发挥学会作用,培育行业管理

  发挥学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是改革教育管理、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方式。2013年,陕西省高等继续教育学会成立,为陕西远程教育进行行业管理提供了重要平台。应通过职责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分发挥学会的研究优势和人才优势,提高高等继续教育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通过学会,开展新设站点考察、教学点清理、专项调研、项目研究、年报年检、特色专业建设等工作,协助教育厅制订远程教育相关规范、标准、政策,加强对学习中心执行国家和省上有关政策的指导、培训、检查和督促,培育行业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高等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站点清理整顿结果的通知(陕教高〔2014〕14号).

  [2]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意见(2014-2020年)》的通知(陕办发[2014]2号).

  [3]关于公布高等继续教育(2010—2011年)检查评估结果的通知(陕教高〔2011〕30号).


  本文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况的调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4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244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c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