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韩给予类动词对比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146;H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艳春;语义平面的歧义句成因刍议[J];汉语学习;2002年01期
2 李欣;;特殊的量词式结构[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10期
3 何妍霓;;《红楼梦》中“被”字句的语义平面分析[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11期
4 王云专;;《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的三个平面观[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1期
5 耿二岭;外来词的语义平面[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黄伟;旷书文;;试论对举结构的分类与功能[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王江;;关于指示代词“每”和“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王洋;;语义平面歧义成因及其分化的多维探析[J];语言与翻译;2010年03期
9 王娟;;“被+X”结构句法、语义、语用平面及其规范化的探究[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10 林杏光,鲁川;汉语句子语义平面的主客观信息研究[J];汉语学习;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数财;;试以“三个平面”分析主谓谓语句的类型[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2 孙茂松;;汉语自动分词研究及其应用:回顾与展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薛凤生;;动补结构否定形式浅谈[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海银花;面向信息处理的蒙古语名词语义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芬;现代汉语语病的三个平面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郭琳;汉语口语易位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姚淑艳;现代汉语存在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4 袁静;论现代汉语介词的隐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付博;“介词+宾语+‘说’”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尹阳霜;现代汉语“V来V去”格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贺兵;越南留学生使用虚词“倒”、“却”、“但”的偏误考察及相关的三个平面的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8 张志敏;现代汉语存现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9 毛艳玲;“为A而A”格式初探[D];四川大学;2006年
10 吴文婧;三个平面理论和现代汉语歧义现象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66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2666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