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小语种论文 >

基于语料的韩国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手段缺失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8 20:17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韩国学生进入中级阶段以后,基本上掌握了汉语的语法知识和大纲要求的词汇,从单句角度看并无大问题,然而从整个篇章的角度来看,则往往不是一个前后连贯、逻辑严密的完整的整体。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学生习得汉语单句的情况,而很少涉及到学生汉语篇章习得的研究和考察。而学生习得汉语篇章的关键又是汉语衔接手段的正确使用。 因此,论文首先在前人对汉语语篇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现代汉语语篇常用的衔接手段,把这些衔接手段分为语法、逻辑和词汇三类,从缺失的角度对这三类衔接手段进行考察,对研究结果进行图表和数字的分析和说明。结果显示,韩国学生的这些汉语衔接手段的缺失情况具有不均衡性,语法衔接手段和逻辑衔接手段的缺失数量远远高于词汇衔接缺失的数量。其次,在各小类中,次小类缺失的数量也是不均衡的。在指称手段中,人称指称和指示指称手段缺失较多,而零式指称较少。在关联词语衔接手段中,缺失数量最多的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逆转关系和并列关系紧随其后,顺序关系缺失数量最少。在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连接词中,学生的缺失主要表现在表示时间的连接词缺失较为显著。在独立成分的缺失中,表示总结义和引出主观观点的缺失较为显著。在词汇衔接手段的缺失中,学生缺失词汇复现手段的数量远远高于词汇同现手段。 论文接着从汉语自身角度、母语角度、学生主体角度以及教材编写角度对造成衔接手段的缺失进行成因分析。认为汉语自身关联词语衔接手段的复杂性、体现的逻辑关系的多样性、每个逻辑连接手段具体小类的差异度小以及汉语的意合特点是造成学生关联词语衔接手段缺失的主要原因。其次,韩语自身的特点以及文化上的特征是造成他们指称衔接手段缺失的主要原因。学习者主体因素包括词汇量不足等是造成词汇衔接手段缺失以及独立成分缺失的主要原因。另外,教材上对汉语衔接手段编排的缺位以及由此带来的练习的空缺是造成韩国学生整体习得汉语衔接手段缺失的主要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翼;培养成段表达能力的对外汉语教材的结构设计[J];汉语学习;2000年04期

2 肖奚强;外国学生照应偏误分析——偏误分析丛论之三[J];汉语学习;2001年01期

3 辛平;对11篇留学生汉语作文中偏误的统计分析及对汉语写作课教学的思考[J];汉语学习;2001年04期

4 方欣欣;中高级水平韩国学生的教学重点[J];汉语学习;2001年05期

5 田然;现代汉语叙事语篇中NP的省略[J];汉语学习;2003年06期

6 彭小川;关于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的新思考[J];汉语学习;2004年02期

7 杨春;英语国家学生初级汉语语篇照应偏误考察[J];汉语学习;2004年03期

8 田然;近二十年汉语语篇研究述评[J];汉语学习;2005年01期

9 陈晨;英语国家学生中高级汉语篇章衔接考察[J];汉语学习;2005年01期

10 南勇;留学生的汉语写作教学刍议[J];汉语学习;199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述娟;汉语篇章中主要的衔接方式及留学生偏误考察[D];暨南大学;2003年

2 孙新爱;主位—述位理论和留学生汉语语篇教学[D];暨南大学;2004年

3 王瑶;从指称类型考察中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的语篇连贯性问题[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建霞;韩国留学生叙事语篇中名词性词语省略的偏误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5 高宁;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常用篇章衔接手段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6 刘怡冰;中级印尼留学生篇章衔接偏误分析及写作课篇章教学[D];暨南大学;2006年

7 彭彩红;留学生汉语叙事语篇零形回指的习得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杨丽峗;中级阶段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叙事文体篇章照应使用情况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晓霞;现代汉语语篇的词汇衔接[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曾丽娟;中级水平韩国留学生语篇回指表现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70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2670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2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