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小语种论文 >

汉韩颜色词与人体名词组合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4 18:27
【摘要】:本研究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结构主义与认知语言学理论,运用对比描写和分析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汉韩颜色词与人体名词的组合进行探讨与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介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成果,说明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以及语料的来源。 第二章考察汉韩颜色词与人体名词的组合方式与句法功能:本章首先考察汉韩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构造形式与人体名词,并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其次,描写分析汉韩颜色词与人体名词的各种组合方式,并进而探讨其句法功能。最后,对二者之间的异同点做出归纳整理和说明。 第三章进行汉韩颜色词与人体名词组合的语义对比分析:本章主要分析汉韩“红、黄、青、白、黑”这五种颜色与人体名词组合的语义特征,并通过逐一的对比考察,找出二者在语义上存在的异同之处。然后,在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列表说明。 第四章探讨汉韩颜色词与人体名词组合的认知解释:本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从隐喻和转喻两个方面,探讨汉韩颜色词与人体名词组合中的语义引申现象,并试图对其隐喻和转喻的形成过程,以及所体现的差异做出合理的解释。 第五章结语概括和总结论文中的主要结论,提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以及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的方面。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146;H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晴;;中英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2 张鑫彤;;颜色词在中西文化对比下的翻译[J];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3 王丽;杨虹;;英汉互译中颜色词文化语境的传译[J];琼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席东颖;;谈英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在商务英语中的含义[J];才智;2011年17期

5 孙彦;;透过中英文颜色词看中外文化差异[J];才智;2011年21期

6 王砚;;中英文的颜色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年05期

7 陈慧;;浅析对外汉语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8 王桂林;;也说黑白红绿黄——试论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颜色暗涵意的差异[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周罡;;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语义对比[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9期

10 崔乐;;单音节颜色词释义方法的比较与调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芳琴;;莎翁戏剧中颜色词所体现的文化意义及其翻译[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肖华云;俞士汶;;文学作品中的颜色词分布探析[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顺琴;;汉语颜色词的教学策略[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段新焕;张积家;;汉语常用颜色词的概念结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朱嘉珑;;俄语颜色词意义浅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坛;;Yellow——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lor Metaphor In Chinese and English[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李小清;;英汉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许娜;;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颜色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哲;;中西色彩文化内涵对比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宋伟华;;汉英颜色词“红”和“RED”的语义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宋晓燕;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差异[N];甘肃日报;2009年

2 杨义;李杜诗学的当代价值[N];中国文化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金福年;现代汉语颜色词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赵晓驰;隋前汉语颜色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陈曦;汉语多词素词的心理表征和加工机制的心理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程绍华;中西现代作家创作的色彩观照与读者接受[D];吉林大学;2009年

7 沈炜艳;从衣饰到神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赵学德;人体词语语义转移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施真珍;《后汉书》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向玲;冲突监控的神经机制:来自ERP的证据[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贵姬;汉韩颜色词与人体名词组合的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可红;现代汉语“人体名词+‘上’/‘下’”结构研究及其认知解释[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依平;现代汉语颜色词的认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冯彬;汽车颜色词探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赵颖;有关历代主要字词典所收颜色词的系统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阮云妆(Nguyen Van Trang);汉越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对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蒋秋萍;汉泰颜色词对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韩玲;汉韩常用颜色词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王淑云;英汉人体名词转动的认知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10 阮云妆(Nguyen Van Trang);汉越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对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69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2769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0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