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小语种论文 >

葡汉对比分析与翻译教学

发布时间:2020-08-12 02:21
【摘要】: 作为欧洲语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葡萄牙语在世界上的分布较广,是世界的第五大语言。而在我国国内,葡萄牙语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语种”:仅在上海、北京等地、极少数高等院校有葡萄牙语专业课程,对她的研究更是不多见。 《葡汉对比分析与翻译教学》这篇论文,旨在围绕以下的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论述: 一、以对比语言学、翻译学和教学法为基本理论依据,研究、解决葡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通过分析葡语和汉语在词法和句法两个层面上的差异,重在围绕葡汉翻译教学为目的进行对比,对葡汉两种语言在遣词造句方面存在的众多不同进行比较研究,突出两者之间的用词以及句子结构方面的差异; 二、针对葡语和汉语的这些差异,引入增减、转换、切分等几种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可行的方法,提供解决翻译难点的策略原则; 三、以翻译实践过程中常见的错译、误译为例子,探讨这些由于语言本身差异所导致的翻译难点的解决方案。 两年来的研究生阶段学习,让本人在语言理论研究领域得益菲浅。理论学习研究的成果体现在了本文的字里行间。同时,这篇论文也是对本人教学工作的一次有意义的总结:本文作者拥有了一定的葡萄牙语教学实践经验,并在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真实、可信的资料,而本文中所引入的实例来源于本人历年来的教学实践。 相信这篇论文能为国内的葡萄牙语教学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77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敏;塑造汉语言文字学学科新形象之我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杨玲,柯扬茜;个人习语与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马春华;;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的欧化:将+主句动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杨晓黎;;传承语素:汉语语素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张雯;英汉词义的差异与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6 张尧;浅析口头交际中的明示与语境效果的获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刘惠琴;;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促进作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孟小宇;;象似性理论对于英汉定语位置异同的解释[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张尧;从变体看语言张力[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陆彦;;静态与动态在翻译中的转换——《曾达的囚徒》英译汉浅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宏滨;;论法律语言的社会学属性[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2 邢富坤;宋柔;;自动词性标注中语法因素和词汇因素对英汉语的不同影响[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3 孙现瑶;付莉;;《人民日报》50年来文章标题的语言变化[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4 苗立强;;英语学习中的一朵奇葩——回译[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5 温海花;;论中介语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6 傅维贤;;对比与双语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邓小玲;;积极型双语词典的例证[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伍志辉;;交互作用的认知语言学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9 吴小林;曾东京;;浅谈《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成语的翻译[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晓康;;英汉谚语结构对比[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喜荣;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周芹芹;汉语恭维回应语的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文兵;汉英维护言语行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陈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吴格奇;英汉研究论文中作者身份之构建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杨滢滢;二语习得中的形式与意义关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静;语篇动态性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吴丹;语言学术语汉译规范化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龙晓花;英汉指称照应对比研究及其翻译策略[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江玉娟;论中文企业简介的英译[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陈丹;英汉远近指示语的对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苏珊珊;俄汉语直线型空间维度词的对比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佟庆;从认知语义学角度看“ウツ”的多义性[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婧一;元代笔记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789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2789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5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