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朝宾格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3 15:15
【摘要】: “格”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无论在表层结构上是否具有显性的形态表现,它们在任何一种语言的底层都是存在的,是每一种语言语法基础部分的基本概念。 格有“抽象格”与“形态格”之分。因此宾格可以分为抽象宾格和形态宾格。 首先本文根据格理论,对两种语言的抽象宾格进行了分类。英语中的宾格可分为动词宾格和介词宾格,朝鲜语中的宾格只有动词宾格。然后,在以上分类基础上,从结构角度出发,对比两种语言宾格所构成的结构一英朝单及物结构、英朝双及物结构,以及英语介词宾格的结构和朝鲜语对应表达方式。在此过程中通过分析朝鲜语格交替现象,从而推出抽象格与形态格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对比两种语言间形态宾格的句法功能的同时,揭示了朝鲜语格助词与英语介词的在格分配功能上的差异。最后对比两种语言间形态宾格与句子其它成分产生的语义关系,并探讨了带有语义角色的名词(短语)与英语介词或朝鲜语格助词体现的对应关系。 根据以上描述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朝鲜语抽象格与形态格间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其次,朝鲜语格助词没有格分配功能,是句法功能位标记。最后,带有语义角色的名词(短语)与介词或格助词呈现一对多,多对一的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H314;H55
本文编号:2792175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H314;H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丙甫;从宾语标记的分布看语言类型学的功能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2 毕玉德;韩国语句子的内面格分析[J];中文信息学报;1996年03期
3 毕玉德;关于语义信息处理的语义角色系统的构建[J];民族语文;2003年03期
4 毕玉德,李承子;朝鲜语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J];民族语文;2005年04期
5 王寅;;英语双宾构造的概念结构分析——双宾动词与构造的分类及“三段式”认知解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8期
6 俞如珍;格语法后期理论[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7 何晓炜;双宾语结构和与格结构的关系分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8 刘辰诞;论元结构:认知模型向句法结构投射的中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楚军;;汉英“动名/VN构造”的语义格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何晓炜;从格理论的变迁看生成语法的发展[J];学术研究;200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刁世兰;受事成分的句法投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晋文;双宾语结构的最简方案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2 张科;双及物结构语义关系的探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3 黄敏;零语素与英语双及物结构[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92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2792175.html